文章解析

jǐn
dài
huā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1
yán
hóng
táng
zhuāng
ruò
绿
qiáng
wēi
zhī
xiǎo
fēng
zài
lái
piāo
piāo
suí
xià
fāng
jiàn
xiá
zhōng
mǎn
huāng
bēi
jiā
rén
duò
kōng
jiǎo
jiǎo
bái
shī

译文

锦带花像娇艳的红棠棣花那样装扮枝头,又有着蔷薇枝条般的纤弱绿意。微风一次又一次吹来,花瓣轻盈飘动,如同舞者的衣裳随风起落。在吴地,它在美丽的花栏中展现妩媚,在峡中,却开满了荒芜的山坡。这花就像美人坠落空旷的山谷,正应了《诗经》里“皎皎白驹”的诗意。

逐句剖析

"妍红棠棣妆":锦带花像娇艳的红棠棣花那样装扮枝头,

# 棠棣:木名,即郁李,因锦带花像郁李花,故喻。

"弱绿蔷薇枝":又有着蔷薇枝条般的纤弱绿意。

# 弱绿蔷薇枝:喻锦带花碧绿而柔弱的枝条很像蔷薇。

"小风一再来":微风一次又一次吹来,

"飘飘随舞衣":花瓣轻盈飘动,如同舞者的衣裳随风起落。

# 飘飘:同“飘摇”,飘舞摆动。飘:一作飖。

"吴下妩芳槛":在吴地,它在美丽的花栏中展现妩媚,

# 芳槛:专门栽花的地方。,妩:用作动词,使芳槛更妩媚。

"峡中满荒陂":在峡中,却开满了荒芜的山坡。

# 荒陂:即荒坡。

"佳人堕空谷":这花就像美人坠落空旷的山谷,

# 佳人堕空谷:喻美丽的花生在空旷的山谷里。

"皎皎白驹诗":正应了《诗经》里“皎皎白驹”的诗意。

# 皎皎白驹诗:《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锦带花》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以“妍红棠棣妆”“弱绿蔷薇枝”等鲜活意象,细腻勾勒锦带花的娇艳姿态与柔美枝条,又借“吴下妩芳槛”的精致与“峡中满荒陂”的荒凉形成强烈反差,末句巧引《诗经》“皎皎白驹”典故,为诗作增添典雅深邃的意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锦带花娇艳柔美的形态,展现了不同地域锦带花生长景观的迥异风情,表达了对锦带花的欣赏与诗作深邃的意蕴。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前两联以“妍红棠棣妆,弱绿蔷薇枝”静态描绘锦带花的艳丽色彩与柔弱姿态,后转至“小风一再来,飘飘随舞衣”的动态刻画,借微风展现花枝摇曳之美。用典:“佳人堕空谷,皎皎白驹诗”句巧用《诗经·小雅·白驹》中“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典故,原意以白驹象征贤人,表达对贤者离去或隐居的惜别与留恋;作者在此借典故将锦带花比作堕于空谷的佳人,深化了花卉的孤高之美与诗意的怅惘。

3. 分段赏析

“妍红棠棣妆,弱绿蔷薇枝”,诗人以棠棣的妍红和蔷薇的弱绿作比,巧妙地勾勒出锦带花娇艳柔美的姿态。棠棣之红妍丽如妆,蔷薇之绿柔弱似枝,而锦带花则兼具二者之美,更显动人。“小风一再来,飘飖随舞衣”,诗人笔锋一转,由静态描绘转向动态刻画。微风轻拂,锦带花随风摇曳,宛如美人轻舞霓裳,飘逸动人。此联通过“小风”与“飘飖”的呼应,将锦带花的动态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吴下妩芳槛,峡中满荒陂”,诗人将视角从花本身拓展至花的生长环境。在吴地园林中,锦带花作为篱笆栏杆的点缀,妩媚动人;而在峡中荒野上,锦带花则满坡盛开,却无人问津。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锦带花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命力,也暗示了其命运的迥异。“佳人堕空谷,皎皎白驹诗”,诗人借《诗经》中“皎皎白驹”的典故,以佳人堕空谷自喻,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锦带花虽美,却如佳人堕空谷,无人赏识;诗人虽有才华,却如白驹过隙,时光荏苒而不得施展。此联将花与人紧密相连,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胥口》

下一篇:宋·范成大《赠举书记归云丘(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