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1
nán
fēng
niàng
bēi
shī
湿
huá
huá
bìng
jìng
yìn
zuò
quán
shì
dān
tián
huǎng
hòng
dòng
yín
hǎi
xuàn
chī
hēi
ruò
lèi
kuà
ān
qiáng
yùn
jìng
suān
zhé
zēng
zòu
chuáng
mián
gěng
gěng
dào
míng
huáng
nǎi
gòng
zhù
jiǔ
lái
mèng
nǎi
zhí
shuì
rén
nǎng
shì
zhāo
yǎn
jiǎn
xiào
chǐ
cùn
zhōu
gōng
yóu
lái
zhǐ
chǐ
jīn
péng
shī
gāng
xíng
zhǔ
liǎng
chóu
shì
làng
shēng
bái
rén
yán
lǎo
chán
shī
liǎng
dào
shì
kǒng
wèi
xiá
dàn
yuàn
liǎo
jīn
píng
shēng
běi
chuāng
mián
shèng
shuì
xiān
suǒ
xíng
hān

译文

南风酿成了低湿的气候,鞋子都变得湿滑难行。整天靠着小几坐着,身体蜷曲难以舒展。丹田仿佛一片混沌,眼前昏花布满眼屎。大腿无力像刚跨过长鞍,手臂僵硬如搬运砖块。全身都在酸痛嘶叫,到了夜晚更是加剧。躺到床上无法入睡,清醒到天亮。与老妻同住已久,托梦本是她的职责。睡魔曾是我的老朋友,往昔常不请自来。如今招呼它却态度傲慢,不肯出丝毫力气。周公也没来由地,近在咫尺却如隔古今。体内的病害不肯离去,护法神也不来相助。自己与睡魔、病害等都满是愁绪,空室中仿佛白白生出光影。人们说老禅师,身体两侧不曾沾到坐席。这种境界恐怕来不及追求,只希望熬过今夜。平生在北窗下安眠,梦中栩栩然仿佛进入圣域。睡仙是我所仰慕的,哪怕走路时都能打鼾沉睡。

逐句剖析

"南风酿卑湿":南风酿成了低湿的气候,

"滑滑病履舄":鞋子都变得湿滑难行。

"竟日隐几坐":整天靠着小几坐着,

"拳局不得适":身体蜷曲难以舒展。

"丹田恍澒洞":丹田仿佛一片混沌,

"银海眩眵黑":眼前昏花布满眼屎。

"髀弱类跨鞍":大腿无力像刚跨过长鞍,

"臂强如运甓":手臂僵硬如搬运砖块。

"合体竞酸嘶":全身都在酸痛嘶叫,

"莫夜辄增极":到了夜晚更是加剧。

"奏床不得眠":躺到床上无法入睡,

"耿耿到明发":清醒到天亮。

"黄奶共住久":与老妻同住已久,

"来梦乃其职":托梦本是她的职责。

"睡魔吾故人":睡魔曾是我的老朋友,

"曩是不速客":往昔常不请自来。

"招呼各偃蹇":如今招呼它却态度傲慢,

"莫效尺寸力":不肯出丝毫力气。

"周公无由来":周公也没来由地,

"咫尺今古隔":近在咫尺却如隔古今。

"彭尸不得去":体内的病害不肯离去,

"罡骑无行色":护法神也不来相助。

"主客两愁绪":自己与睡魔、病害等都满是愁绪,

"虚室浪生白":空室中仿佛白白生出光影。

"人言老禅师":人们说老禅师,

"两肋不到席":身体两侧不曾沾到坐席。

"兹事恐未暇":这种境界恐怕来不及追求,

"但愿了今夕":只希望熬过今夜。

"平生北窗眠":平生在北窗下安眠,

"栩栩即圣域":梦中栩栩然仿佛进入圣域。

"睡仙吾所慕":睡仙是我所仰慕的,

"行步亦鼾息":哪怕走路时都能打鼾沉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不寐》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古体诗,以直白质朴的语言,细致描绘了失眠的痛苦与身心的煎熬。诗中先写南风带来的潮湿气候,导致身体诸多不适:鞋履湿滑、肢体蜷曲难伸,大腿无力、手臂僵硬,全身酸痛到夜晚愈发严重。接着转入对失眠状态的刻画,躺卧床上难以入眠,直至天亮,即便呼唤“睡魔”“周公”也无济于事,体内病害“彭尸”不去,护法“罡骑”不助,主客皆愁。诗人还提及对老禅师不眠境界的遥不可及,只盼熬过今夜,又追忆往昔安睡的美好,对比中更显当下的痛苦。全诗风格平实,融入“彭尸”“罡骑”等典故却不晦涩,真实展现了失眠者的身心困境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南风酿卑湿,滑滑病履舄”:以“南风”起笔,点出南方潮湿气候的根源。“酿”字将无形的气候具象化为酿造之物,生动写出潮湿的渐积过程;“滑滑”状鞋履湿滑之态,既写环境之湿,又暗喻身体因湿而不适,开篇即奠定困顿基调。“竟日隐几坐,拳局不得适”:“竟日”言时间之长,“隐几坐”描久坐之姿,“拳局”(蜷曲)直写身体无法舒展的局促,“不得适”点出身心的不适,由外而内展现被湿邪所困的状态。“丹田恍澒洞,银海眩眵黑”:转写身体内部感受。“丹田”“银海”(指眼)为身体要害,“恍澒洞”写丹田混沌不畅,“眩眵黑”描眼睛昏花、布满眼屎,从内腑到感官,细致刻画湿邪引发的生理紊乱。“髀弱类跨鞍,臂强如运甓”:以比喻写肢体状态。“髀弱”如久跨马鞍后的酸软,“臂强”似搬运砖块后的僵硬,一弱一强,对比鲜明,形象展现身体的酸痛与失衡。“合体竞酸嘶,莫夜辄增极”:“合体”言全身,“竞酸嘶”拟人化写身体各处酸痛如在嘶鸣,“莫夜(夜晚)增极”则点出症状随时间加剧,将痛苦从日间延伸至夜晚,为“不寐”铺垫。“奏床不得眠,耿耿到明发”:直点“不寐”核心。“奏床”(上床)后“不得眠”,“耿耿”写心神不宁,“到明发”言彻夜无眠,极简语言勾勒失眠的煎熬,是前面积累的痛苦爆发点。“黄奶共住久,来梦乃其职”:借“黄奶”(老妻)入笔,说同住已久,托梦本是她的“职责”,却无梦到来,以幽默的抱怨反衬失眠的孤寂,暗含对常态睡眠的渴望。“睡魔吾故人,曩是不速客”:将“睡魔”比作“故人”,说往昔常不请自来,今昔对比中,暗含对昔日安睡的怀念,也为下文睡魔“不效力”蓄势。“招呼各偃蹇,莫效尺寸力”:写主动招呼睡魔、梦境,它们却“偃蹇”(傲慢)不应,“莫效尺寸力”直白道出求助无门的无奈,强化失眠的无助感。“周公无由来,咫尺今古隔”:化用“周公解梦”典故,说周公“无由来”,近在咫尺却如隔古今,既写无梦的失落,又添一丝文人的雅致感慨,将失眠的痛苦与文化意象结合。“彭尸不得去,罡骑无行色”:借用道教典故,“彭尸”(病害)不肯离去,“罡骑”(护法神)毫无行动,以虚幻的意象写身体的病痛难消、外力难助,将生理痛苦蒙上神秘色彩,更显无奈。“主客两愁绪,虚室浪生白”:“主”为自己,“客”指病痛、睡魔等,说双方都满是愁绪,空室中仿佛无故生出白光,以环境的空寂与虚幻光影,烘托内心的烦躁与长夜的漫长。“人言老禅师,两胁不到席。”此句借“老禅师胁不沾席”的传说,勾勒出一种超脱物外、断绝俗累的修行境界。“人言”二字点明这是世人对高僧的称颂,暗含一种理想化的参照,以禅师的忘身、无眠,反衬出世间常态下的纷扰与困顿。寥寥数字,既引入了一种超逸的精神标尺,也为后文的自我剖白埋下对比的伏笔,让“修行境界”与“凡人处境”形成潜在对照。“兹事恐未暇,只求了今夕。”从前句对高僧境界的提及,陡然转入自身现实:坦言“未暇”追求那种超脱,并非不愿,而是被现实所困,连从容修行的余裕都没有。转而求“了今夕”,将愿望压缩到“度过今夜”这一最朴素、最切近的诉求上。“平生北窗眠,栩栩即圣域”:追忆往昔“北窗高卧”的安睡,梦中“栩栩”如入“圣域”,与当下的失眠形成强烈对比,往昔的美好愈衬此刻的痛苦,也暗含对平静生活的向往。“睡仙吾所慕,行步亦鼾息”:以“睡仙”作结,说羡慕能“行步亦鼾息”的酣睡状态,将对安眠的渴望推向极致,直白而强烈,余味却带着深深的无奈,连最基本的睡眠都成了奢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次韵朋元卖花处见梅》

下一篇:宋·范成大《题范道士二牛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