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uě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1
liáo
luàn
huáng
yún
lóu
shàng
fēi
huā
tuò
rén
shuō
jiāng
méi
zǎo
féng
lài
zhēng
chūn

译文

一群乌鸦在昏黄的云层中上下翻飞、杂乱地舞动着,楼上飘飞的雪花已经纷纷扬扬地扑向人来。我想告诉江边的梅花,你可要早早地谋划应对呀,那水神冯夷实在是蛮横无理,他正想与你争夺这美好的春光呢。

逐句剖析

"乌鸦撩乱舞黄云":一群乌鸦在昏黄的云层中上下翻飞、杂乱地舞动着,

"楼上飞花已唾人":楼上飘飞的雪花已经纷纷扬扬地扑向人来。

"说与江梅须早计":我想告诉江边的梅花,你可要早早地谋划应对呀,

"冯夷无赖欲争春":那水神冯夷实在是蛮横无理,他正想与你争夺这美好的春光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欲雪》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绝句。主要描绘了降雪前的自然景象,同时借景抒情,引发了对自然规律和生命现象的思考。诗的前两句“乌鸦撩乱舞黄云,楼上飞花已唾人”,生动地展现了欲雪时的景象。黄云低垂,乌鸦在云中纷乱飞舞,楼上的雪花开始飘落,仿佛要扑到人的脸上,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又充满张力的氛围。后两句“说与江梅须早计,冯夷无赖欲争春”,诗人由眼前的雪景联想到了梅花和水神冯夷。江梅在寒冬中独自绽放,是报春的使者,而水神冯夷却似乎无赖地想要与梅花争夺春天,探讨了自然万物在季节交替中的竞争与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欲雪》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七言绝句。范成大作为南宋田园诗代表,其创作常融合自然观察与人生哲思。此诗写于降雪前夕,既捕捉了乌鸦翻飞、黄云低垂、雪花初扬的动态景象,又借“江梅”与“冯夷”的拟人化意象,暗喻自然竞争与时光更迭。这种创作动机源于他对自然规律的敏锐洞察,以及借景抒怀的艺术追求。范成大一生历经宦海沉浮,早年苦读十年,中进士后历任地方要职,曾出使金国维护国格,任内推行义役法、减轻赋税,晚年退隐苏州石湖,专注田园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欲雪》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也是一首自然题材诗。描绘了降雪前乌鸦翻飞、黄云低垂、雪花初扬的动态景象,营造出压抑而富有张力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规律的思考。借江梅与冯夷争春的拟人化景象,写出了万物在季节交替中的竞争与变化,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2. 写作手法

拟人:“说与江梅须早计,冯夷无赖欲争春”中,诗人将“江梅”和“水神冯夷”拟人化。江梅被赋予了人的意识,好像能听懂诗人的话语,需要早做打算;水神冯夷则被描述为“无赖”,仿佛有着与人一样的调皮和争强好胜之心,想要与江梅争夺春天,使诗歌中的自然景物具有了人的情感和行为。借景抒情:诗的前两句“乌鸦撩乱舞黄云,楼上飞花已唾人”,通过描写乌鸦在黄云中纷乱飞舞以及楼上雪花飘落似要扑人的景象,不仅生动地展现了欲雪时的自然景观,还借这些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又充满张力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独特感受,蕴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将自己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动静结合:“乌鸦撩乱舞黄云”描绘了乌鸦在黄云下飞舞的动态场景,展现出一种纷乱的动感;“楼上飞花已唾人”中的雪花飘落也是动态描写,而“楼上”作为静态的背景,与飞舞的乌鸦和飘落的雪花形成了动静对比。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诗歌画面更加生动鲜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欲雪时的那种独特氛围。

3. 分段赏析

《欲雪》全诗四句,前两句以动态意象渲染雪前氛围:首句“乌鸦撩乱舞黄云”以乌鸦翻飞与黄云压顶的视觉冲击,勾勒出天气骤变的压抑感;次句“楼上飞花已唾人”则以雪花扑面的细腻触觉描写,将降雪前的张力推向极致。后两句转入拟人化哲思:“说与江梅须早计”借提醒梅花早作准备,暗喻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末句“冯夷无赖欲争春”以水神拟人化手法,既呼应雪水相争的自然现象,又暗含对万物竞生的幽默调侃。全诗通过动静交织的画面转换与拟人化的哲理升华,将雪前场景转化为生命竞争的隐喻,展现了诗人从具象观察到抽象思考的艺术思维过程。

4. 作品点评

《欲雪》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七言绝句,以降雪前的自然景象为依托,拟人化手法与动静结合的描写,诗中“冯夷无赖欲争春”一句以水神拟人化的幽默调侃,既暗合雪水相争的自然规律,又隐喻万物竞生的生存智慧。此诗延续了范成大田园诗“景中藏理”的创作风格,以二十八字的凝练篇幅展现南宋文人“格物致知”的精神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倦绣》

下一篇:宋·范成大《病中绝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