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山花各静芳":晚春时节山间的花儿各自静静散发着芬芳,
"从教红紫送韶光":任由那红的紫的花儿送走美好的春光。
"忍冬清馥蔷薇酽":忍冬散发着清幽的香气,蔷薇的香味浓郁醇厚,
"薰满千村万落香":香气弥漫在千家万户,薰满了整个乡村。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属于描绘乡村景色题材的诗。诗中描绘了晚春时节余杭乡村山花各自静静绽放的景象,展现出红紫相间的花朵送走美好春光的画面,还着重描写了忍冬的清幽香气和蔷薇浓郁的芬芳,营造出一种花香弥漫千村万落的美好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余杭乡村晚春景色的由衷喜爱与赞美,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与欣赏。
2. 写作手法
拟人:“从教红紫送韶光”一句赋予山花以人的意志,将暮春时节群芳凋零的自然现象,转化为山花主动“送走”春光的拟人化动作,暗含诗人对时光流逝的豁达态度。夸张:末句“薰满千村万落香”以空间上的极度延展(从局部山花到“千村万落”),夸张渲染香气的浓郁与弥漫,强化了山花香气的感染力,形成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春晚山花各静芳,从教红紫送韶光”,描绘晚春时分,乡村里的山花各自静静地散发着芬芳。“各静芳”写出了山花各自独立又和谐共处的姿态,它们默默绽放,展现着自己的美丽。“从教红紫送韶光”,任由那红的紫的花朵送走美好的春光,一个“送”字,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动作,仿佛它们在不舍中送别春天,既点明了时令的变化,又营造出一种悠然闲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虽将离去,但依然美好。后两句:“忍冬清馥蔷薇酽,薰满千村万落香”,将笔触聚焦在忍冬和蔷薇上,忍冬散发着清幽的香气,蔷薇的香味则浓郁醇厚,两种花香相互交织,弥漫在千家万户,薰满了整个乡村。这两句通过对花香的细致描写,进一步突出了乡村春天的美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香气四溢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乡村春景的陶醉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