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心事寄林扃":向往归居的心已经有很多年,我仕途上风尘仆仆人已疲倦,
# 长年心事寄林扃:指长久以来希望隐居的心愿。
"尘鬓已星星":双鬓如今已经白发点点。
# 星星:鬓发花白貌。(晋)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芳意不如水远":想想看追逐名利怎如平淡之水长远,
"归心欲与云平":我隐野的决心之大能比得上天。
"留连一醉":到那时将有无数一醉方休的流连,
"花残日永":看花开花落,每日都是快乐的一天,
# 花残日永:花已凋谢,白日也更显漫长。
"雨后山明":更喜爱那雨后明媚的青山。
"从此量船载酒":将用我的小船装满美酒,邀好友相聚畅饮不断,
"莫教闲却春情":再不让美好的情景溜走,徒将我的时光空闲。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表现了范成大对仕宦生涯的厌倦、淡漠和对归隐山林的向往之情。此词以云水林泉为精神镜像,通过虚实相生的意象经营与张弛有度的情感节奏,完成了对传统隐逸词的超越。在“从此量船载酒”的洒脱宣言中,既有个体生命的诗意栖居,也折射出南宋士大夫在时代动荡中寻求心灵安顿的集体困境,具有深层的文化隐喻意义。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花残日永,雨后山明”,借残花、长日、雨后青山之景,营造清新明丽氛围。残花暗含时光易逝,雨后山明则显开阔澄明,词人借此抒发对归隐后自在生活的向往,将恬淡心境融入景物描写,景中含情,情因景显。对比:“芳意不如水远”中,“芳意”与“归心”形成对比。“芳意”指世间的美好意趣或仕途风光,“归心”是渴望归隐的心意。说“芳意”比不上“水远”,实则是暗指其远不及归心深厚绵长,通过二者的对比,突出归心之强烈,流露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长年心事寄林扃”开篇,直抒胸臆,将半生宦游的疲惫凝结为“尘鬓已星星”的具象化表达。词人通过“芳意不如水远”与“归心欲与云平”的对比,将仕宦功名的短暂性(“芳意”)与隐逸之志的恒久性(“归心”)置于自然物象的坐标系中。这种价值判断暗含庄子的齐物哲学——以水喻仕途的易逝性,以云喻归心的超然性,最终指向对世俗价值的解构与对精神自由的皈依。下片“留连一醉,花残日永,雨后山明”三句,以拼接手法拼出三个诗意场景:醉饮的当下、暮春的凋零、雨霁的澄明。这种时空交错的意象组合,既呼应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生命顿悟,又暗含禅宗“即色明空”的观照方式。结尾“量船载酒”的誓言,通过“船”与“酒”的物象叠加,构建出动态的隐逸图景,使“莫教闲却春情”的抒情从静态向往升华为动作。
上一篇:宋·范成大《虎丘六绝句·点头石》
下一篇:宋·范成大《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