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橘生西山":绿橘生长在洞庭西山,
"得自髯翁家":我从髯翁家中求得。
"云此接活根":髯翁说这是用活根嫁接的橘树,
"是岁当著花":当年就能开花。
"俛仰乃十霜":俯仰之间已过十年,
"垂蠹纷相遮":垂落的蠹虫纷纷侵扰橘树。
"芳意竟寂寞":开花的意愿终究寂寥无声,
"枯枝谩槎牙":枯枝徒然交错横生。
"风土谅非宜":想来是风土不适宜吧,
"翁言岂予夸":髯翁的话难道是骗我吗。
"会令返故山":应当让他返回故山,
"高深谢污邪":远离低洼积水之地。
"石液滋旧根":山中清泉滋养旧根,
"山英擢新葩":野花般的新苞将绽放。
"黄团挂霜实":金黄的橘果挂满霜露,
"大如崆峒瓜":大如崆峒山的瓜果。
"当有四老人":那时会有商山四皓般的隐士,
"来驻七香车":乘七香车前来观赏。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分段赏析
“绿橘生西山,得自髯翁家”开篇点明绿橘的产地和来源,“西山”交代了其生长环境,从“髯翁家”得到,为绿橘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也引出下文对绿橘的描述。“云此接活根,是岁当著花”听说这橘树是嫁接的活根,而且当年就应当开花,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橘树开花结果的期待。“俛仰乃十霜,垂蠹纷相遮”“俛仰”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十年过去,橘树上垂着很多蠹虫,相互遮蔽,说明橘树生长状况不佳,遭受了虫害。“芳意竟寂莫,枯枝谩槎牙”橘树开花的意愿最终落空,只剩下寂寞,枯枝显得杂乱不齐,描绘出橘树衰败的景象,与之前的期待形成鲜明对比。“风土谅非宜,翁言岂予夸”诗人认为当地的风土不适宜橘树生长,感慨当初髯翁的话不可信,流露出对橘树命运的无奈。“会令返故山,高深谢污邪”诗人决定让橘树返回它原来生长的深山,远离这不适宜的环境,表达了对橘树的关爱和希望它能回归自然的愿望。“石液滋旧根,山英擢新葩”想象橘树回到故山后,有石液滋润它的旧根,山中的花会促使它长出新的花朵,展现出对橘树未来生长的美好憧憬。“黄团挂霜实,大如崆峒瓜”进一步描绘橘树在故山的美好景象,金黄的橘子挂满枝头,经霜后更加饱满,大得像崆峒山的瓜,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当有四老人,来驻七香车”最后想象有四位老人乘坐着七香车前来,增添了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暗示着橘树的重生会带来祥瑞,使诗歌在奇幻的想象中结束,韵味悠长。
上一篇:宋·范成大《浯溪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