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àn
bái
shī
yòu
yín

朝代:唐作者:许宣平浏览量:1
chí
jìn
liǎng
huáng
jīng
shí
yǒu
yòu
bèi
rén
lái
xún
tǎo
zhù
ān
miǎn
gèng
shēn

译文

一池碧绿的荷叶可以制成隐士的衣裳,供我穿用不尽,亩把沃的田地可以种植养生的黄精,服食还有剩余。李白又来寻访,我的踪迹已被他发现了,迅速转移我的草屋,不免要搬到更为幽僻之处生活隐居。

逐句剖析

"一池荷叶衣无尽":一池碧绿的荷叶可以制成隐士的衣裳,供我穿用不尽,

# 荷叶衣:传说中用荷叶制成的衣裳。亦指高人、隐士之服。

"两亩黄精食有余":亩把沃的田地可以种植养生的黄精,服食还有剩余。

# 黄精:中药名。亦为道家服食养生常用之品。

"又被人来寻讨著":李白又来寻访,我的踪迹已被他发现了,

"移庵不免更深居":迅速转移我的草屋,不免要搬到更为幽僻之处生活隐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见李白诗又吟》是唐代道士许宣平创作的七言绝句。前两句以荷叶制衣、黄精为食的意象,展现自给自足的隐逸生活,暗含道家自然观;后两句通过空间位移,表现对世俗干扰的主动疏离。全诗语言俚俗却意蕴深长,既反映唐代隐士文化中现实与理想的平衡,又揭示了隐逸本质的现实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道士

许宣平(?~?),唐代道士。籍贯新安歙县(今安徽)。唐睿宗景云年间,隐居在城阳山的南坞,结庵以居。其诗在长安、洛阳客舍多有题录,引得李白寻访。他的作品展现了其山林隐遁与逍遥至乐的生活志趣。诗作有《庵壁题诗》《见李白诗又吟》《负薪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中通过“荷叶制衣”“黄精为食”的意象,构建自给自足的隐士生活图景。荷叶象征自然馈赠,黄精(道教“仙人余粮”)暗含养生修道之意,体现唐代隐士文化中现实生存与精神追求的平衡。后两句揭示隐逸生活的动态平衡与精神坚守。“寻讨”作为关键动词,既指世俗对隐士的探访干扰,亦可解为诗人主动寻求精神对话。“移庵”从表层看是居所的迁移,深层则象征精神领地的重新划定。“更深居”体现唐代隐士更趋极端化的避世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许宣平《庵壁题诗》

下一篇:唐·卢僎《题殿前桂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