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chū
yuàn
yóu
zhǔ
tài
shí
zuò

朝代:唐作者:李隆基浏览量:3
sān
yáng
jǐng
zǎo
fāng
chén
jiā
yuán
hòu
xīn
méi
huā
bǎi
shù
zhàng
chuí
liǔ
qiān
tiáo
àn
huí
jīn
niǎo
fēi
zhí
wèi
jīng
fēng
dōu
yóu
qiè
àn
rén
wéi
yuàn
shèng
zhǔ
nán
shān
shòu
寿
chóu
shǎng
wàn
nián
chūn

译文

春天的美丽景色早早来临,美好的时节已经开始,四季轮转,皇家园林中万物和气候都焕然一新。上百棵梅花树挡住了前面的道路,无数条垂下的柳枝让回港口的小路变得阴暗。鸟飞是因为被风中的落叶惊吓,鱼沉没完全是因为害怕岸边的人。只希望圣明的君主能像南山一样长寿,何必忧愁不能欣赏万年的美好春光呢。

逐句剖析

"三阳丽景早芳辰":春天的美丽景色早早来临,美好的时节已经开始,

# 三阳:春天开始。阴历十一月冬至日,昼最短,此后昼渐长,古人以为阴气渐去而阳气始生,称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

"四序佳园物候新":四季轮转,皇家园林中万物和气候都焕然一新。

# 物候:景物,风物。,四序:即四季。

"梅花百树障去路":上百棵梅花树挡住了前面的道路,

# 树:一作般。

"垂柳千条暗回津":无数条垂下的柳枝让回港口的小路变得阴暗。

# 津:渡口。

"鸟飞直为惊风叶":鸟飞是因为被风中的落叶惊吓,

"鱼没都由怯岸人":鱼沉没完全是因为害怕岸边的人。

# 没:沉下,诗中指鱼潜游水中。

"惟愿圣主南山寿":只希望圣明的君主能像南山一样长寿,

# 南山寿:后来沿用为祝寿的颂词。,圣主:指睿宗李旦。

"何愁不赏万年春":何必忧愁不能欣赏万年的美好春光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日出苑游瞩》是唐代皇帝李隆基早年任太子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春日皇家园林之景为题材,前六句细腻描绘苑中生机:首联点明早春时节万物焕新,颔联写梅花繁茂遮路、垂柳成荫掩津的实景,颈联通过鸟飞鱼没的动态细节,侧面烘托春日的鲜活气息。尾联笔锋自然转至抒情,以“惟愿圣主南山寿”直抒对君父的祝祷,并借“万年春”隐喻国运长兴的期盼。此诗结构清晰,由景入情,语言质朴却暗含深意,既展现太子对自然物候的敏锐观察,又含蓄流露其身为储君的政治关切。诗中“南山寿”“万年春”等典故化用自然,未脱离春日主题,却巧妙将个人游园体验升华为家国情怀,体现了唐代宫廷诗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朝第七位皇帝

李隆基(685~762),即唐玄宗。唐朝皇帝。庙号玄宗,谥明,故亦称唐明皇,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前期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使国力强盛。后期贪图享乐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衰落。李隆基多才多艺,知音乐,善书法,工诗歌,能作文,在唐代帝王中堪与唐太宗颉颃。主要作品有《喜雨赋》《答贾曾令》《受禅制》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三阳丽景早芳辰,四序佳园物候新”,以“三阳”指早春阳气初升来点明时节,“丽景”“芳辰”勾勒春日明媚晨光;“四序佳园”聚焦皇家园林,“物候新”突出万物更新的生机。开篇语言简练,通过“早”“新”二字强化春日的鲜活感,既写实景又暗含时序更替的深意,为后文抒情铺垫。​颔联“梅花百树障去路,垂柳千条暗回津”,“百树”“千条”以夸张手法渲染花木繁茂;“障去路”写梅花密集如屏,阻断路径,凸显春意之浓;“暗回津”以垂柳掩映渡口,营造幽深意境。两句一动一静,梅花之“障”与柳条之“暗”形成视觉对比,既展现园林的层叠景致,又暗喻储君身处政治环境中的隐微心境。​颈联“鸟飞直为惊风叶,鱼没都由怯岸人”,转向动物动态:飞鸟因风吹落叶而惊飞,游鱼因人近岸边而潜没。诗人以“直为”“都由”强调因果关联,“惊”“怯”二字赋予鸟鱼灵性,以拟人手法活化园林生灵的敏感,侧面烘托环境的静谧与生机。​尾联“惟愿圣主南山寿,何愁不赏万年春”,“圣主”指其父唐睿宗,“惟愿”直抒对君父的祝愿,“南山寿”化用《诗经》典故,喻长寿恒久;“何愁不赏”以反问句式,将“万年春”即永恒春光与国运昌盛相联。尾联由景入情,从游园之乐升华至政治理想,表达储君对君主安康、王朝长久的期许,完成从个人体验到家国情怀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隆基《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

下一篇:唐·李隆基《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