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丽景早芳辰":春天的美丽景色早早来临,美好的时节已经开始,
# 三阳:春天开始。阴历十一月冬至日,昼最短,此后昼渐长,古人以为阴气渐去而阳气始生,称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
"四序佳园物候新":四季轮转,皇家园林中万物和气候都焕然一新。
# 物候:景物,风物。,四序:即四季。
"梅花百树障去路":上百棵梅花树挡住了前面的道路,
# 树:一作般。
"垂柳千条暗回津":无数条垂下的柳枝让回港口的小路变得阴暗。
# 津:渡口。
"鸟飞直为惊风叶":鸟飞是因为被风中的落叶惊吓,
"鱼没都由怯岸人":鱼沉没完全是因为害怕岸边的人。
# 没:沉下,诗中指鱼潜游水中。
"惟愿圣主南山寿":只希望圣明的君主能像南山一样长寿,
# 南山寿:后来沿用为祝寿的颂词。,圣主:指睿宗李旦。
"何愁不赏万年春":何必忧愁不能欣赏万年的美好春光呢。
唐朝第七位皇帝
李隆基(685~762),即唐玄宗。唐朝皇帝。庙号玄宗,谥明,故亦称唐明皇,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前期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使国力强盛。后期贪图享乐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衰落。李隆基多才多艺,知音乐,善书法,工诗歌,能作文,在唐代帝王中堪与唐太宗颉颃。主要作品有《喜雨赋》《答贾曾令》《受禅制》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三阳丽景早芳辰,四序佳园物候新”,以“三阳”指早春阳气初升来点明时节,“丽景”“芳辰”勾勒春日明媚晨光;“四序佳园”聚焦皇家园林,“物候新”突出万物更新的生机。开篇语言简练,通过“早”“新”二字强化春日的鲜活感,既写实景又暗含时序更替的深意,为后文抒情铺垫。颔联“梅花百树障去路,垂柳千条暗回津”,“百树”“千条”以夸张手法渲染花木繁茂;“障去路”写梅花密集如屏,阻断路径,凸显春意之浓;“暗回津”以垂柳掩映渡口,营造幽深意境。两句一动一静,梅花之“障”与柳条之“暗”形成视觉对比,既展现园林的层叠景致,又暗喻储君身处政治环境中的隐微心境。颈联“鸟飞直为惊风叶,鱼没都由怯岸人”,转向动物动态:飞鸟因风吹落叶而惊飞,游鱼因人近岸边而潜没。诗人以“直为”“都由”强调因果关联,“惊”“怯”二字赋予鸟鱼灵性,以拟人手法活化园林生灵的敏感,侧面烘托环境的静谧与生机。尾联“惟愿圣主南山寿,何愁不赏万年春”,“圣主”指其父唐睿宗,“惟愿”直抒对君父的祝愿,“南山寿”化用《诗经》典故,喻长寿恒久;“何愁不赏”以反问句式,将“万年春”即永恒春光与国运昌盛相联。尾联由景入情,从游园之乐升华至政治理想,表达储君对君主安康、王朝长久的期许,完成从个人体验到家国情怀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