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ān
yáng
gōng
shì
yàn
yìng
zhì
yōu

朝代:唐作者:宋之问浏览量:1
gōng
yuàn
shèng
yíng
zhōu
bié
yǒu
xiān
rén
dòng
yōu
yán
biān
shù
hán
fēng
lěng
shí
shàng
quán
shēng
dài
qiū
niǎo
xiàng
yán
lái
yún
zhàng
diàn
殿
jié
wéi
lóu
wēi
chén
tiǎn
fāng
míng
jīn
hái
péi
jùn
yóu

译文

离宫的秘苑胜过传说中的瀛洲仙山,另有如仙人居所般的洞壑幽静深邃。岩石边的树色带着清冷的寒意,石上的泉水声含着秋雨的萧瑟。鸟儿朝着歌筵飞来仿佛在唱曲,云彩依偎着帐殿好似结成楼阁。小臣从前有愧于担任随侍天子的御臣,如今又能陪伴如八骏般的君王同游。

逐句剖析

"离宫秘苑胜瀛洲":离宫的秘苑胜过传说中的瀛洲仙山,

# 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离宫秘苑:此指武则天居住的石淙河三阳宫。

"别有仙人洞壑幽":另有如仙人居所般的洞壑幽静深邃。

# 仙人:指武后。,别有:另有。

"岩边树色含风冷":岩石边的树色带着清冷的寒意,

"石上泉声带雨秋":石上的泉水声含着秋雨的萧瑟。

"鸟向歌筵来度曲":鸟儿朝着歌筵飞来仿佛在唱曲,

# 度曲:唱曲。

"云依帐殿结为楼":云彩依偎着帐殿好似结成楼阁。

"微臣昔忝方明御":小臣从前有愧于担任随侍天子的御臣,

# 方明御:守随天子的御臣。,忝:有愧于。,微臣:小臣,作者自称。

"今日还陪八骏游":如今又能陪伴如八骏般的君王同游。

# 八骏:传说中周穆王的八匹名马。此处代指武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三阳宫侍宴应制得幽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七言律诗,由于作者当时担任司礼主簿(从七品上),所以未被收录到集会刻石中。宋之问与沈佺期并称为“沈宋”,他的诗作对唐代律诗体制的定型起到了重要作用。全诗以三阳宫的离宫秘苑作为背景,凭借“岩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秋”等句子描绘出幽静的山水景象,借助“鸟向歌筵来度曲,云依帐殿结为楼”等意象烘托宴饮作乐的场景。景物刻画与宫廷应制的主题相融合,展现了唐代应制诗对仗工整精巧的风格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诗人,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

宋之问(656?~712?),唐代诗人。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二年进士,后因趋附谄事张易之兄弟受牵连被贬。宋之问是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与沈佺期齐名,时称“沈宋”。其诗多应制唱和之作,格律严整,文辞华丽。早期作品词采音韵精切工整,晚期流放途中所作诗,写景抒情,内容充实,含蓄凝炼。代表作品有《题大庾岭北驿》《过蛮洞》《渡汉江》等。著有《宋之问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三阳宫侍宴应制得幽字》这首诗是宋之问在武周久视元年(700年)石淙侍宴期间创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应制诗。借三阳宫离宫秘苑的幽寂山水与宴饮场景,表达了诗人侍从宫廷宴饮的荣幸之情与对宫廷生活的赞颂之意。

2. 写作手法

渲染:“鸟向歌筵来度曲,云依帐殿结为楼”运用渲染手法。诗人以“鸟向歌筵”“云依帐殿”的动态意象,描绘鸟儿似为宴乐献唱、云彩如为帐殿结楼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对宴乐场景的“呼应”,渲染出宫廷宴饮的热闹与雅致,烘托出侍从宴饮的愉悦氛围与对宫廷生活的赞颂。景物描写:“岩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秋”以景物描写勾勒离宫景致。“树色含风”“泉声带雨”既写出山水的幽寂清冷,又以“冷”“秋”等字点染环境氛围,为后文宴乐场景做铺垫,展现离宫秘苑的自然之美。

3. 分段赏析

首联“离宫秘苑胜瀛洲,别有仙人洞壑幽”以“瀛洲”这一传说中的仙山作比,夸赞三阳宫离宫秘苑的景致胜过仙境,“仙人洞壑幽”则点出环境的清幽雅致,起笔便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氛围。颔联“岩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秋”聚焦山水细节,“树色含风”“泉声带雨”通过感官描写勾勒出山间的清冷幽寂,“冷”“秋”二字既点明时令特征,又为离宫景致增添了一层清幽的韵味,对仗工整,画面感十足。颈联“鸟向歌筵来度曲,云依帐殿结为楼”转而描写宴乐场景,以拟人化的笔法写鸟儿似为歌筵献曲、云彩如为帐殿结楼,将自然景物与宫廷宴饮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宴乐的热闹雅致,又暗含景物对宫廷活动的“呼应”,渲染出和谐愉悦的氛围。尾联“微臣昔忝方明御,今日还陪八骏游”直抒胸臆,“微臣”自称尽显谦逊,“陪八骏游”借用周穆王乘八骏巡狩的典故,既暗指此次侍宴如同伴随君王畅游仙境,又清晰表达出诗人侍从宫廷宴饮的荣幸之情,收束全诗且点明应制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宋之问《王子乔》

下一篇:唐·宋之问《望月有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