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ōng
huáng
wǎn
shǒu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zhí
xiàng
zōng
xuán
móu
xiào
sūn
wén
gāo
bǎi
liáng
diàn
殿
líng
yuán
gōng
zhàng
tiān
què
cháo
chū
guó
mén
shēng
chéng
bào
èr
shí
nián
ēn
nán
xún
hòu
yīn
zōng
liàng
àn
zhōng
chū
zhù
dǐng
wàng
xiān
gōng
xiǎo
luò
dāng
líng
yuè
qiū
shēng
mǎn
pèi
fēng
qián
xīng
chéng
zuò
shǐ
使
běi
chén
kōng
chéng
zōng
gōng
chéng
sūn
ruì
wén
shī
yuè
xùn
shǐ
biāo
yán
jié
biǎo
zhōng
fāng
chuí
guǎng
广
ēn
xuán
zhī
qiān
zǎi
hòu
dài
shù
zhēn
yuán
mèng
jiǎn
sān
líng
shòu
寿
āi
yán
yuè
qǐn
yuán
chóu
wàng
yuǎn
gōng
zhàng
xíng
chí
yún
tiān
hán
cǎn
jiā
xiāo
xiàng
wǎn
bēi
yīn
shān
yǒu
zhào
zàng
hàn
wén
shí

译文

德宗承继先祖的治国法度,留下深谋远虑启发孝顺的子孙。文才高过汉代柏梁殿的诗赋,丧葬礼仪比汉文帝的霸陵更为俭薄。宫廷仪仗队辞别皇宫天阙,朝廷礼仪队伍走出都城大门。帝王养育百姓的恩德难以报答,这二十七年的皇恩刻骨铭心。如同虞舜南巡之后驾崩,商王武丁在谅阴中守丧,帝王刚刚离开生前的宫殿,望仙宫的大门已悄然关闭。清晨的落月映照帝王陵墓,秋风卷起满目的旌旗飘动。太子如前星承接帝王之位,不让北极星的位置空悬喻国统有继。宏大的基业继承于祖宗先帝,功成之后交付给后代子孙。圣明的文辞被谱成乐章传播,临终遗训被史书记载传扬。品德彰显中和之道的仁德,正将广施利民的恩泽流传。可以预见千年之后,治世的历史将记载“贞元”年号。如梦境般缩短了三年寿命,哀痛之情延续了七个月之久。在陵园中愁绪满怀地遥望,仪仗队痛哭着缓慢前行。阴云白日增添了寒冽凄惨,笳箫声在傍晚更显悲凉。依据山势是帝王遗诏,就像汉文帝当年薄葬的遗制。

逐句剖析

"执象宗玄祖":德宗承继先祖的治国法度,

"贻谋启孝孙":留下深谋远虑启发孝顺的子孙。

"文高柏梁殿":文才高过汉代柏梁殿的诗赋,

"礼薄霸陵原":丧葬礼仪比汉文帝的霸陵更为俭薄。

"宫仗辞天阙":宫廷仪仗队辞别皇宫天阙,

"朝仪出国门":朝廷礼仪队伍走出都城大门。

"生成不可报":帝王养育百姓的恩德难以报答,

"二十七年恩":这二十七年的皇恩刻骨铭心。

"虞帝南巡后":如同虞舜南巡之后驾崩,

"殷宗谅暗中":商王武丁在谅阴中守丧,

"初辞铸鼎地":帝王刚刚离开生前的宫殿,

"已闭望仙宫":望仙宫的大门已悄然关闭。

"晓落当陵月":清晨的落月映照帝王陵墓,

"秋生满旆风":秋风卷起满目的旌旗飘动。

"前星承帝座":太子如前星承接帝王之位,

"不使北辰空":不让北极星的位置空悬喻国统有继。

"业大承宗祖":宏大的基业继承于祖宗先帝,

"功成付子孙":功成之后交付给后代子孙。

"睿文诗播乐":圣明的文辞被谱成乐章传播,

"遗训史标言":临终遗训被史书记载传扬。

"节表中和德":品德彰显中和之道的仁德,

"方垂广利恩":正将广施利民的恩泽流传。

"悬知千载后":可以预见千年之后,

"理代数贞元":治世的历史将记载“贞元”年号。

"梦减三龄寿":如梦境般缩短了三年寿命,

"哀延七月期":哀痛之情延续了七个月之久。

"寝园愁望远":在陵园中愁绪满怀地遥望,

"宫仗哭行迟":仪仗队痛哭着缓慢前行。

"云日添寒惨":阴云白日增添了寒冽凄惨,

"笳箫向晚悲":笳箫声在傍晚更显悲凉。

"因山有遗诏":依据山势是帝王遗诏,

"如葬汉文时":就像汉文帝当年薄葬的遗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为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公元805年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旨在悼念唐德宗的离世。这组诗共包含四首,分别从传承祖宗基业、文治武功成就、哀悼场景描绘以及简葬遗诏等多个维度,盛赞德宗皇帝的中和之德与广施恩义的仁政,预言其历史功绩必将流芳百世。诗作巧妙运用虞帝南巡、殷宗谅闇等历史典故,借助“晓月”“秋风”等意象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同时提及德宗遗诏中效仿汉文帝实行薄葬的举措。彼时白居易担任翰林学士,这组挽歌词充分展现了他早期诗歌创作中庄重典雅的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组诗作于805年,正值唐德宗李适驾崩之际,当时白居易担任翰林学士,受朝廷之命撰写挽词以寄托哀思。诗中既饱含对德宗皇帝治国功绩的高度赞颂,又深蕴对帝王离世的沉痛悲悼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全诗多处用典,引用“虞帝南巡”“殷宗谅暗”“铸鼎地”“望仙宫”等典故,以古代帝王事迹类比德宗生平,赞颂其德行与功绩。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诗前四句“执象宗玄祖,贻谋启孝孙。文高柏梁殿,礼薄霸陵原”,以“执象”点明德宗承继先祖基业的正统地位,“贻谋”突出其为后世子孙谋划的深远用心;“文高柏梁殿”用汉代柏梁殿典故,赞美德宗文才卓越,“礼薄霸陵原”则以汉文帝霸陵简葬典故,称颂德宗葬礼从简的节俭之风。后四句“宫仗辞天阙,朝仪出国门。生成不可报,二十七年恩”,描绘宫廷仪仗离开皇宫、朝仪队伍走出国门的送葬场景,“生成不可报”直抒对德宗二十七年恩德难以报答的感恩之情,将君臣间的深厚情谊推向高潮。第二首诗前四句“虞帝南巡后,殷宗谅暗中。初辞铸鼎地,已闭望仙宫”,以虞帝南巡、殷宗谅阴的典故,暗喻德宗驾崩,“铸鼎地”“望仙宫”借指帝王生前活动之地,如今人去宫闭,充满物是人非的悲凉感。后四句“晓落当陵月,秋生满旆风。前星承帝座,不使北辰空”,“晓落当陵月”“秋生满旆风”通过清晨落月、秋风拂旆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清肃穆的葬礼氛围;“前星承帝座”以“前星”喻指太子,强调德宗之后皇权有继,“北辰空”的担忧得以消除,既肯定德宗传位的明智,也寄托了对王朝延续的期盼。第三首诗前四句“业大承宗祖,功成付子孙。睿文诗播乐,遗训史标言”,高度概括德宗继承先祖大业、功成传予子孙的历史功绩,“睿文诗播乐”赞其文才被谱入乐章传播,“遗训史标言”称其遗训被史书记载,彰显其文治成就。后四句“节表中和德,方垂广利恩。悬知千载后,理代数贞元”,“节表中和德”“方垂广利恩”从品德与恩泽两方面,称颂德宗秉持中和之德、广施利民之恩;“悬知千载后,理代数贞元”则预言德宗开创的“贞元”之治将被后世铭记,展现出对其统治功绩的高度认可。第四首诗前四句“梦减三龄寿,哀延七月期。寝园愁望远,宫仗哭行迟”,“梦减三龄寿”以梦境喻指德宗寿命缩短,“哀延七月期”说明哀悼之情延续长久;“寝园愁望远”“宫仗哭行迟”通过“愁望”“哭行迟”等细节,刻画出行人在寝园遥望、仪仗缓慢行进的哀伤场景,将众人的悲痛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后四句“云日添寒惨,笳箫向晚悲。因山有遗诏,如葬汉文时”,“云日添寒惨”“笳箫向晚悲”借天色惨淡、傍晚笳箫悲鸣的景物描写,进一步烘托葬礼的悲凉氛围;“因山有遗诏,如葬汉文时”以汉文帝遗诏薄葬为例,再次强调德宗遗诏从简安葬的节俭品德,与首诗“礼薄霸陵原”相呼应,使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

下一篇:唐·白居易《移牡丹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