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委顺任浮沉":自从我顺从命运,任凭人生浮沉起落,
"渐觉年多功用深":逐渐觉得岁月长久,修养的功夫日益深厚。
# 觉:一作学。
"面上减除忧喜色":脸上消除了忧愁或欢喜的神色,
# 减:一作灭。
"胸中消尽是非心":心中消磨尽了对是非的执念。
"妻儿不问唯耽酒":不再过问妻儿琐事,只沉溺于饮酒,
"冠盖皆慵只抱琴":懒于整理衣冠车马,终日只怀抱古琴。
"长笑灵均不知命":常笑屈原不懂天命,
"江蓠丛畔苦悲吟":在江边香草丛中苦苦悲叹吟诵。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首联“自从委顺任浮沉,渐觉年多功用深”,以“委顺”开篇,直抒顺应天命、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任浮沉”三字,暗喻人生际遇如舟行水上,起伏不定。后句点明时光沉淀带来的心境蜕变,诗人历经世事后,渐悟顺从自然的深意,语言质朴却蕴含哲理,为全诗奠定超脱基调。颔联“面上减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面上减除”以神态写心境,凸显波澜不惊的淡然;“胸中消尽”直指内心,泯灭世俗纷争之念。“减除忧喜色”“消尽是非心”工整对应,以简练笔墨勾勒出诗人褪尽浮华、返璞归真的形象,彰显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颈联“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抱琴”,“妻儿不问”与“冠盖皆慵”既超脱家庭琐事,亦远离官场应酬。“耽酒”“抱琴”二癖,既是闲适生活的写照,亦暗含借酒忘忧、以琴寄情的文人雅趣。对仗中“唯”“只”二字凸显诗人与世隔绝的孤高姿态。尾联“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借古言志,卒章显志。“灵均”指屈原,诗人以“长笑”反讽其执著,屈原沉江前于江蓠丛畔悲吟《离骚》,坚守理想却终陷痛苦。白居易借此典批判“不知命”的拘泥,反衬自身通达天命、豁达避世的智慧。
上一篇:唐·白居易《开元九诗书卷》
下一篇:唐·白居易《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