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军殁后欲何依":右军去世后(你)想要依靠什么呢?
"只合随鸡逐鸭飞":只应该像鸡和鸭那样生活。
"未必牺牲及吾辈":不一定祭祀会轮到我们,
"大都我瘦胜君肥":大概我瘦比你肥要好。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右军殁后欲何依”一句,运用王羲之爱鹤的典故。右军指王羲之,他对鹤情有独钟,其去世后,鹤似乎失去了知音与依靠。此句表面写鹤,实则暗示那些曾经有追求、有抱负的人,在失去赏识或支持后,陷入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引发读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只合随鸡逐鸭飞”承接上句,以一种无奈又略带讽刺的语气,描述鹤在失去依靠后,仿佛只能像普通的鸡、鸭一样,随波逐流,碌碌无为。这不仅是对鹤处境的描述,更是对世俗中许多人失去目标后盲目从众行为的批判,形象地展现出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不满与感慨。“未必牺牲及吾辈”,从鹤的角度出发,认为自己虽然清瘦,但未必会像鹅那样因肥硕而面临被宰杀的命运。这里的“牺牲”一语双关,既指鹅被宰杀成为祭品,也暗指世俗中那些为追求物质利益而失去自我、付出代价的人。此句体现出鹤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一种庆幸,也反映出诗人对世俗追求的质疑。“大都我瘦胜君肥”将鹤的瘦与鹅的肥进行对比,“瘦”象征着鹤的清逸、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去追求世俗的物质利益;“肥”则代表鹅为迎合世俗而变得臃肿,失去了自身的独特性。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坚守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赞美,同时也讽刺了世俗中追求表面繁华、忽视内在品质的现象。
下一篇:唐·白居易《醉后题李、马二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