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ōng
zhòng
liǔ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xìng
ài
zāi
zhí
zhí
liǔ
shuǐ
zhōng
chí
chéng
chūn
chí
zhuó
cái
jié
ér
shù
zhī
cháng
duǎn
gāo
xià
suí
suǒ
àn
mái
gàn
lín
liú
chā
xiǎo
zhī
sōng
bǎi
dài
pián
nán
nán
zhòng
shù
shù
róng
gēn
huó
chéng
yīn
kuàng
fēi
chí
sān
nián
wèi
jùn
jiàn
zhòng
shuǐ
biān
yǎng
tóu
xián
guì
běn
fēi
wàng
gōng
míng
dài
shí
zhòng
dōng
liǔ
duān
zuò
wéi

译文

生性喜爱栽种植物,在水中小洲上种植柳树。趁着春天拿着斧头砍斫柳枝,裁截好后进行栽种。柳枝长短不一,根据情况高低适宜地种植。靠着岸边埋下大的枝干,对着水流插入小的枝条。松柏难以等待它长成,楩楠本来就难以移栽。不如种这柳树,这种树容易繁荣滋长。没有根也可以存活,何况很快就能成荫。三年还没有离开郡县,就可以看到柳树轻柔披拂。种完柳树在水边休息,抬头闲静地思考。本来就不期望富贵,功名需要等待时机。如果不种这东溪的柳树,白白地坐着想要做什么呢。

逐句剖析

"野性爱栽植":生性喜爱栽种植物,

"植柳水中坻":在水中小洲上种植柳树。

"乘春持斧斫":趁着春天拿着斧头砍斫柳枝,

"裁截而树之":裁截好后进行栽种。

"长短既不一":柳枝长短不一,

"高下随所宜":根据情况高低适宜地种植。

"倚岸埋大干":靠着岸边埋下大的枝干,

"临流插小枝":对着水流插入小的枝条。

"松柏不可待":松柏难以等待它长成,

"楩楠固难移":楩楠本来就难以移栽。

"不如种此树":不如种这柳树,

"此树易荣滋":这种树容易繁荣滋长。

"无根亦可活":没有根也可以存活,

"成阴况非迟":何况很快就能成荫。

"三年未离郡":三年还没有离开郡县,

"可以见依依":就可以看到柳树轻柔披拂。

"种罢水边憩":种完柳树在水边休息,

"仰头闲自思":抬头闲静地思考。

"富贵本非望":本来就不期望富贵,

"功名须待时":功名需要等待时机。

"不种东溪柳":如果不种这东溪的柳树,

"端坐欲何为":白白地坐着想要做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东溪种柳》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述诗人在东溪种柳的过程,从持斧砍柳、栽种,到感慨柳树易活成荫。诗人借种柳之事,表达了自己对富贵功名不强求,等待时机的心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积极做事、不荒废时光的态度。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以种柳的日常之事展现人生思考,体现了白居易诗歌通俗易懂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野性爱栽植,植柳水中坻。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以质朴的语言记叙,点明自己生性喜爱栽种,趁着春天动手在水中小洲植柳,“持”“斫”“裁”“树”等动词,生动展现种柳的动作,简洁勾勒出诗人积极劳作的形象,也流露出对栽种一事的喜爱。中间六句,“长短既不一,高下随所宜。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松柏不可待,楩楠固难移”,先细致描述根据柳枝长短高低不同,因地制宜进行栽种的过程,体现诗人的栽种经验与用心。后将松柏生长缓慢、楩楠难以移栽的特性与柳树形成对比,突出柳树易于栽种培育的特点,为后文借柳抒怀做铺垫。后四句,“不如种此树,此树易荣滋。无根亦可活,成阴况非迟”,进一步强调柳树生命力顽强、容易繁茂成荫,而“种罢水边憩,仰头闲自思。富贵本非望,功名须待时”,诗人由种柳后的休憩引发思考,借柳树表达自己对富贵不抱期望,等待时机成就功名的心境,借物抒情,情感真挚自然,展现出一种淡然又积极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舟中李山人访宿》

下一篇:唐·白居易《襄阳舟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