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ǔ
wèng
chéng
mèng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ruò
qīng
jiǔ
liǎng
sān
wèng
zhēng
xiàng
bái
qiān
wàn
jīng
niè
xiāo
chóu
zhēn
guāng
yīn
cuī
lǎo
qíng
líng
yān
shàng
gōng
fèn
huǒ
zhōng
yào
wèi
chéng
gèng
gòng
jūn
chù
qiě
lái
tóng
zuò
zuì
xiān
shēng

译文

若没有几坛清酒,怎奈白发已生千万根?饮酒消愁确有奇效,但光阴催人老去,实在无情。凌烟阁上功名与我无缘,炼丹炉中长生药也未能炼成。还能与你共赴何处?不如一起做个醉酒的闲人。

逐句剖析

"若无清酒两三瓮":若没有几坛清酒,

"争向白须千万茎":怎奈白发已生千万根?

"曲糵销愁真得力":饮酒消愁确有奇效,

"光阴催老苦无情":但光阴催人老去,实在无情。

"凌烟阁上功无分":凌烟阁上功名与我无缘,

"伏火炉中药未成":炼丹炉中长生药也未能炼成。

"更拟共君何处去":还能与你共赴何处?

"且来同作醉先生":不如一起做个醉酒的闲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酒瓮呈梦得》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此诗围绕与友人饮酒的感慨展开。开篇便言若没有清酒,难以应对满头白发,暗示时光催老。接着感慨酒能消愁,而光阴无情。随后提到自己既无法在凌烟阁留名,炼丹也未成功。最后邀请友人一同做个醉先生。写作手法上,借酒抒情,直抒胸臆。前四句侧重感慨时光与自身境遇,后四句表达与友人共饮的愿望。全诗语言自然质朴,生动展现诗人面对人生无奈时,以酒释怀及对友情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若无清酒两三瓮,争向白须千万茎。”借清酒表达对时光流逝、白发增多的无奈,以酒消愁。对比:“凌烟阁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将追求功名(凌烟阁留名)与追求长生(炼丹成功)的无果进行对比,突出人生的不如意。

2. 分段赏析

诗的首联“若无清酒两三瓮,争向白须千万茎”,诗人开篇便直白地表示,如果没有两三瓮清酒,真不知如何面对自己的满头白发,生动地展现出时光催人老的无奈之感,同时也暗示了借酒消愁的想法。颔联“曲糵销愁真得力,光阴催老苦无情”,进一步阐述酒在消解忧愁方面确实有效,而光阴却无情地催促人变老,通过酒的作用与光阴的无情对比,强化了内心的感慨。颈联“凌烟阁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诗人感慨自己无法在凌烟阁上留下功名,炼丹以求长生也未能成功,体现出人生追求的失落。尾联“更拟共君何处去,且来同作醉先生”,诗人转而邀请友人,与其一起借酒消愁,做个醉先生,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人生无奈时的一种豁达态度,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时光与命运面前复杂的情感,既有无奈,又有对友情的温暖寄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拜表回闲游》

下一篇:唐·白居易《早春即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