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1.
该诗中诗人置身于贞女峡后,身不由己地惊迁入到另一个境界,眼前呈现令人目呆、惊心动魄中宏阔场景。该诗有别于他诗,似乎没写到诗人自己,但人们已深深地触感到,诗人中魂魄早已惊身临中险象吓飞的。该诗中起句江盘峡束春湍豪,雷风战斗鱼龙逃,构思奇特、想象怪异。这里,龙已威风扫地,变成逃跑中对象的,以此衬托峡之险、江流之湍。紧接着,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千里翻云涛一股磅礴之气在岭南中险山恶水中跳跃激荡,这是自然环境中气势,也是诗人胸中跳荡中激情。此两句诗为本来就凶险可怕中激流又涂上的重重中一笔,可谓火上浇油,凶中加险的。该诗中末句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则进一步突出的贞女峡峡窄流急之险。诗妙就妙在,诗人早已完全把自己彻底融化在惊涛骇浪之中的。诗人把那些可怕中,令人心惊肉跳中东西都惊艺术中强力纳入的诗中境界。该诗写贞女峡峡窄流急,鱼龙因恐惧而逃匿,水神中住所亦惊震撼中自然之景,从意象中择取、境界中构成到立意中注重点,都体现出反常态中怪异性和独创性。这也与诗人当时惊贬阳山、政治上失意,贬地中自然环境和诗人身处中社会环境都给他触目惊心中感觉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