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六年春":元和六年辛卯仲春,
# 元和六年:辛卯年,韩愈时在河南令任上。
"寒气不肯归":冬寒之气滞留不归。
# 归:归去、收藏。,不肯:“不肯”二字拟人手法,用得极峭峻。
"河南二月末":河南二月天降大雪,
"雪花一尺围":雪花片片足有尺围。
# 雪花一尺围:谓雪花之大,非写积雪之厚也。以夸饰形容。
"崩腾相排拶":雪拥如奔马半空相挤压,
# 崩腾相排拶:子达切,又子末切。崩腾:跳动,纷乱貌。排拶:逼迫、侵凌。
"龙凤交横飞":像龙凤交错飞舞。
"波涛何飘扬":雪浪如江涛翻滚前后涌,
"天风吹幡旂":雪飘如旌旙风吹四处扬。
# 幡旂:旗子的总称。旙,同“幡”。
"白帝盛羽卫":仿佛是白帝带着众多的侍卫出行,
# 白帝:五帝之一,主司西方。
"鬖髿振裳衣":毛发散乱,衣裳飘动。
# 鬖髿:头发纷乱的样子。
"白霓先启途":白虹前面为先导,
# 先启途:先上路。,白霓:白虹,或曰云似龙而有色。
"从以万玉妃":万千玉妃后相随。
# 玉妃:比喻雪花或花蕊。
"翕翕陵厚载":层层积雪压大地,
# 厚载:地也,地厚而能载万物。,翕翕:聚合貌,从天而降,聚积于地也。下也。此翕翕原义。
"哗哗弄阴机":飘飘雪花弄机巧。
# 阴机:本为天帝施的机关,韩诗义为机巧、机谋。此承上“不肯归”,谓时已是春来阳生物发节令,却降此大雪,是天阴弄机巧,作威作福。深寓刺世之意。,哗哗:响声。
"生平未曾见":漫天大雪真是平生未见,
"何暇议是非":所以我也无心评其是非。
"或云丰年祥":有人说这是丰年的瑞兆,
# 丰年祥:谓大雪是丰年祥瑞。世谓瑞雪兆丰年。此承上“何暇议是非?”已含对这场大雪的怨讥之意,此句冠一“或曰”,下句的“庶几”,更非韩公对这场雪的肯定。
"饱食可庶几":有人说这是丰年的瑞兆,
# 庶几:也许可以,表示琢磨不定的推想和希望。
"善祷吾所慕":那就让我在心中真诚祈祷吧,
# 善祷:好言相祝。
"谁言寸诚微":有谁会嫌弃我的心意微薄呢。
# 寸诚:即心诚。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元和六年二月河南突降罕见大雪时,雪花纷飞、如神话中神仙出行般盛大雪景的描述,以及对“丰年祥”说法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奇异雪景的惊叹,同时暗含对时局的复杂情感与隐忧。
2. 写作手法
用典:“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运用“白帝”“玉妃”典故。“白帝”是神话中西方天帝,象征冰雪之神;“玉妃”指传说中的雪花仙女。诗人将大雪纷飞想象成白帝率领羽卫、玉妃随白霓出行的盛大仪仗,以神话意象构建奇幻雪景,展现对罕见雪势的惊叹。“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化用“善祷”意涵(源自祈愿丰年的传统),借“善祷”表达对百姓温饱的期盼,暗含对雪兆丰年的复杂隐忧,以典故传递对民生的关切。
3. 分段赏析
“元和六年春,寒气不肯归”,点明时间是元和六年的春天,写出寒气迟迟没有退去的反常景象,为后文写雪做铺垫。“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交代地点在河南,时间是二月末,用“一尺围”直接写出雪花之大,突出这场雪的罕见。“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崩腾相排拶”描绘出雪花纷纷扬扬、相互挤压着落下的迅猛态势;“龙凤交横飞”则用比喻,写出雪花像龙凤一样交错飞舞的样子,生动展现雪势的盛大。“波涛何飘扬,天风吹幡旂”,把雪花比作飘扬的波涛,又像被狂风吹动的旗帜,从不同角度写出雪花飞舞的动态。“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引入“白帝”的典故,写白帝带着盛大的仪仗,侍从们的毛发和衣裳在风中飘动,将雪景想象成神话中帝王出行的场景,增添奇幻感。“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继续用神话意象,写白霓在前开路,万千玉妃跟随在后,进一步丰富了雪景的奇幻画面,体现出诗人对雪景的惊叹。“翕翕陵厚载,哗哗弄阴机”,“翕翕陵厚载”写出雪花密密地覆盖大地;“哗哗弄阴机”则通过雪声,暗示其中可能隐含的复杂意味。“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直接表达诗人自己这辈子从没见过这样的雪,根本来不及去议论其中的对错,突出雪景带来的震撼。“或云丰年祥,饱食可庶几”,写出有人认为这场大雪是丰年的吉祥征兆,或许能让人吃饱饭,引入对雪的意义的议论。“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表明诗人羡慕真诚祈祷的行为,认为即使是微小的诚心也有意义,暗含着对百姓能过上好日子的期盼。
上一篇:唐·韩愈《青青水中蒲三首》
下一篇:唐·韩愈《题炭谷湫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