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ān
píng
gōng
shī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zhàng
rén
líng
wáng
míng
jiā
lián
zǒng
jiǎo
chēng
cái
huá
huà
zhōu
liú
xiǎo
zhì
gāo
shēng
fàng
liǎng
míng
zhāo
chū
chéng
wài
sòng
nán
shān
ē
zhòng
yán
yuè
nián
shí
liù
miàn
bái
shā
bǐng
zhāng
yóu
liǎng
guàn
yáo
lín
qióng
shù
hán
huā
chén
liú
ruǎn
jiā
zhū
zhí
xiù
chū
bài
pián
luó
zhōng
cóng
shì
lín
jiǎo
chì
xiāng
guò
qīng
yùn
yǒu
xiǎng
chù
zhōng
qìng
míng
huán
sān
yuè
shí
dòng
xiāo
shì
dōng
fēng
kāi
huā
mǎn
yáng
shí
qín
bàn
xīn
shēng
jiān
míng
suō
gōng
shí
zài
jiǔ
lǐng
cóng
shì
yǒng
yuè
ān
lái
xiāng
guò
yǎng
kàn
lóu
diàn
殿
cuō
qīng
hàn
zuò
shì
shì
jiè
héng
shā
miàn
jiǎo
diào
dēng
zhì
qīng
yún
biǎo
zhù
bái
yún
bǎi
zài
bèi
sān
shí
sān
tiān
cháng
huā
zhǎng
zhě
lái
zhé
xiàn
gài
zhī
kōng
liú
xuē
gōng
shí
shòu
zhào
zhèn
dōng
qiǎn
cǎo
zhào
suí
chē
xià
qiān
shū
qīng
chē
xián
shòu
寿
shí
shì
fāng
shì
líng
shā
yuè
zhì
zhǐ
liù
yuè
bìng
tuí
tài
shān
jīng
shì
míng
nián
diào
jīng
guó
zhái
huǐ
āi
西
fēng
chōng
juǎn
zhàng
guāng
xié
zhào
jiù
yàn
rén
cháng
tàn
zhī
shǎo
kuàng
lún
jiàn
jiān
duō
gōng
zhī
shì
èr
lèi
huáng
dǎn
zhòu
yuàn
tiān
yǒu
yǎn
jūn
zhī
fāng
pāng
tuó

译文

您是博陵王的后裔,名门望族的尊长,您怜爱我年少,欣赏我的才华。在华州刺史幕做幕僚的时候,大声呼喊属吏免去坐衙和属吏的参观。次日您骑马送我出城,送我到终南山的山中曲处习举子业,考取功名。您的次子延岳十六岁,脸如白玉般通透,斜戴乌纱帽,十分风流倜傥。幼弟炳章梳双丫髻,已经容止不凡,如同那玉树琼花。陈留阮家的各位子侄都十分俊秀,接连出门拜会时是何等排列整齐。府中的属吏杜胜和李潘,如麟角虎翅,人才出众,不相上下。他们的诗文清丽孤高,如钟磬敲打及佩环、玉珂碰击之声。三月春至,石堤冰雪消融,春风拂过,鲜花开满了南面的山坡。各色羽毛的禽鸟结伴飞翔在新生的丛林中间,声音清脆动听,就如织布时一起一伏的梭声。您携酒率属官来访,兴致勃勃地骑着马来相访。站在远处向上看佛寺耸立,聚于一起,直指银河,俯视人间如恒河沙粒般渺小。脸上发热,摆动双脚,向上攀登,寺庙崔巍,如同高耸入云的表柱、悬崖。佛寺藏有大量佛经,置身高处,见落英缤纷景象。长者一来,佛寺中人就献上能遮阳避雨的车盖,离去之时只留下众人送行的脚印。您当时接受诏命迁任衮海观察使,我随从您的车马赴任,担任您的幕僚,为您起草文书。您看到我下笔有神,猜想我应该读了很多书。哎呀,像您这样的大贤为什么寿命这么短啊,世上没有灵丹妙药可以让您延长寿命。五月到了衮海,六月您就病了,您突然病逝,就像泰山突然崩颓,流水一去不返。次年我徒步到长安老宅子哀悼,宅子已经破败不堪,您的儿子因为您的离世哀毁骨立。西风冲进房门卷动着白色的帐子,缝隙中透进的光线斜照着旧燕巢。古人已叹知己难求,何况我这样沉沦微贱、遭遇艰难忧患的人。像您这样有德行的人,这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两个,怎么能不因为您的离世无比悲伤,眼泪如黄河之水。我竭诚地希愿上天有眼,让您的恩泽流布不尽,延及子孙后代。

逐句剖析

"丈人博陵王名家":您是博陵王的后裔,名门望族的尊长,

# 博陵王:博陵郡王。,丈人:古人对老年人的尊称。

"怜我总角称才华":您怜爱我年少,欣赏我的才华。

"华州留语晓至暮":在华州刺史幕做幕僚的时候,

# 华州:指大和七年(833)七月,崔戎任华州刺史。

"高声喝吏放两衙":大声呼喊属吏免去坐衙和属吏的参观。

# 两衙:早晚衙也,指官府早晚两次坐衙治事,接受属吏参谒。事毕而散,谓之放衙。此处放衙当指免去坐衙和属吏的参观。

"明朝骑马出城外":次日您骑马送我出城,

"送我习业南山阿":送我到终南山的山中曲处习举子业,考取功名。

# 南山:终南山。,习业:习举子业。读书准备应举。

"仲子延岳年十六":您的次子延岳十六岁,

# 延:一作廷。,仲子:第二子。

"面如白玉欹乌纱":脸如白玉般通透,斜戴乌纱帽,十分风流倜傥。

# 欹乌纱:斜戴乌纱帽。可见其风流倜傥、不拘小节。欹:倾斜。

"其弟炳章犹两丱":幼弟炳章梳双丫髻,

# 两丱:古代儿童发髻两角向上分开。《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

"瑶林琼树含奇花":已经容止不凡,如同那玉树琼花。

# 瑶林琼树含奇花:此句形容炳章容止俊秀,如玉树琼花。《世说新语·赏誉》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陈留阮家诸侄秀":陈留阮家的各位子侄都十分俊秀,

# 陈留阮家诸侄秀:一作璠玙并列诸姓秀。陈留:汉代郡名,西晋改为国。西晋阮籍即为陈留人。

"逦迤出拜何骈罗":接连出门拜会时是何等排列整齐。

# 骈罗:并排罗列。,逦迤:侧行连延状。

"府中从事杜与李":府中的属吏杜胜和李潘,

# 李:李潘。参见《彭阳公薨后赠杜二十七胜李十七潘二君并与愚出故尚书安平公门下》。,杜:杜胜。,从事:幕府中佐吏。

"麟角虎翅相过摩":如麟角虎翅,人才出众,不相上下。

# 相过摩:肩碰肩,不相上下。与上文“骈罗”相呼应。,麟角虎翅:比喻人才出众,这里指杜、李才学出众。

"清词孤韵有歌响":他们的诗文清丽孤高,

# 清词孤韵:犹清词高韵。此句赞美杜胜、李潘诗作清新优美、不同凡响。

"击触钟磬鸣环珂":如钟磬敲打及佩环、玉珂碰击之声。

# 环珂:佩环、玉珂。击打、触碰钟磬、佩环、玉珂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杜胜、李潘诗作给读者的感受。

"三月石堤冻销释":三月春至,石堤冰雪消融,

"东风开花满阳坡":春风拂过,鲜花开满了南面的山坡。

# 阳坡:南面的山坡。

"时禽得伴戏新木":各色羽毛的禽鸟结伴飞翔在新生的丛林中间,

# 时禽:《水经注》:“时禽异羽,翔集间关。”

"其声尖咽如鸣梭":声音清脆动听,就如织布时一起一伏的梭声。

# 鸣梭:织布时,梭声一起一伏。,尖咽:声音清脆。

"公时载酒领从事":您携酒率属官来访,

"踊跃鞍马来相过":兴致勃勃地骑着马来相访。

# 相过:相访。,踊跃:兴致勃勃的样子。

"仰看楼殿撮清汉":站在远处向上看佛寺耸立,聚于一起,直指银河,

# 仰看楼殿撮清汉:楼殿:指佛寺。撮:聚簇,控耸。清汉:银河。此句言“遥望楼殿高而小也”。

"坐视世界如恒沙":俯视人间如恒河沙粒般渺小。

# 恒沙:印度恒河的沙。《维摩经》:“恒河沙等诸佛世界。”《金刚般若经》:“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此句即自山上下望,世界就如恒沙微尘。

"面热脚掉互登陟":脸上发热,摆动双脚,向上攀登,

# 登陟:向上攀登。,脚掉:摆动双脚。掉,摇动。

"青云表柱白云崖":寺庙崔巍,如同高耸入云的表柱、悬崖。

# 青云表柱:高入云霄柱立于山峰。此句谓寺庙崔巍,如同高耸入云的表柱、悬崖。

"一百八句在贝叶":佛寺藏有大量佛经,

# 一百八句:佛教惯说一百八,此处指佛经经文。句意谓佛寺中多藏佛经。

"三十三天长雨花":置身高处,见落英缤纷景象。

"长者子来辄献盖":长者一来,佛寺中人就献上能遮阳避雨的车盖,

# 长者:佛经称具备十德(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者为长者。

"辟支佛去空留靴":离去之时只留下众人送行的脚印。

# 辟支佛:佛教语。《水经注》:“于阗国城一十五里有利刹寺,中有石靴,石上有足迹,彼俗言是辟支佛迹。”此二句写佛寺情景,暗喻崔戎及随从每至佛寺必有所施舍供献,以及崔戎去时,众人拥留实况。

"公时受诏镇东鲁":您当时接受诏命迁任衮海观察使,

# 镇东鲁:《旧唐书》:“大和八年三月丙子,戎迁衮海沂密都团练观察等使。”

"遣我草诏随车牙":我随从您的车马赴任,担任您的幕僚,为您起草文书。

# 随车牙:即随从崔戎车马赴任。车牙:即轮,指车轮的外周。,诏:一作奏。

"顾我下笔即千字":您看到我下笔有神,

"疑我读书倾五车":猜想我应该读了很多书。

# 倾五车:《庄子》:“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呜呼大贤苦不寿":哎呀,像您这样的大贤为什么寿命这么短啊,

# 大贤:指崔戎。

"时世方士无灵砂":世上没有灵丹妙药可以让您延长寿命。

# 方士:古代致力于求仙问道且能炼制仙丹之人。《本草纲目》:“灵砂,久服通神明,不老。”这句话是说世上没有灵丹妙药可以使得崔戎延寿。

"五月至止六月病":五月到了衮海,六月您就病了,

"遽颓泰山惊逝波":您突然病逝,就像泰山突然崩颓,流水一去不返。

# 遽颓泰山惊逝波:《礼记·檀弓》:“泰山其颓乎。”这里是说崔戎突然病逝,就像泰山突然崩颓,就像流过的水波一去不返。

"明年徒步吊京国":次年我徒步到长安老宅子哀悼,

# 吊京国:到长安崔戎故居哀悼。,明年:大和九年(835)。

"宅破子毁哀如何":宅子已经破败不堪,您的儿子因为您的离世哀毁骨立。

# 子毁:崔戎之子哀毁骨立,悲痛万分。

"西风冲户卷素帐":西风冲进房门卷动着白色的帐子,

"隙光斜照旧燕窠":缝隙中透进的光线斜照着旧燕巢。

# 隙光:从墙壁的空隙斜射进来的光。与前“三月石堤”等句相对照,顿生繁华过后的凄凉之感。

"古人常叹知己少":古人已叹知己难求,

"况我沦贱艰虞多":何况我这样沉沦微贱、遭遇艰难忧患的人。

# 艰虞:遭遇艰难忧患。,沦贱:身世沉沦微贱。

"如公之德世一二":像您这样有德行的人,这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两个,

"岂得无泪如黄河":怎么能不因为您的离世无比悲伤,眼泪如黄河之水。

"沥胆咒愿天有眼":我竭诚地希愿上天有眼,

# 沥胆:竭诚。

"君子之泽方滂沱":让您的恩泽流布不尽,延及子孙后代。

# 君子之泽方滂沱:诗人反用其意,愿崔戎的君子之泽能延及后人。《孟子》:“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安平公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一首诗,用来悼念安平公崔戎。在诗里,李商隐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自己两次进入崔戎幕府工作的经历。他用质朴的文字,细细诉说和崔戎之间深厚的情谊,字里行间都是对这位已故府主的怀念和哀悼。整首诗虽然篇幅长,但层次分明,故事讲得清清楚楚。语言直白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读完让人回味很久,能感受到李商隐对崔戎真挚的感情 。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轻的李商隐经历了人生中一次重大变故。前一年,给事中崔戎出任华州刺史。当时尚未考取功名的李商隐,在郑州刺史省院的推荐下,前去拜见崔戎。崔戎十分欣赏李商隐的才华,不仅热情接待,还将他招入幕府,负责处理文书奏章。​大和八年三月,崔戎被调任兖海观察使,李商隐也跟随前往兖州继续担任幕僚。然而,命运无常,仅仅三个月后,六月间崔戎就在任上去世。对于自幼孤苦的李商隐来说,失去这位赏识、提携自己的恩人,心中满是怀念与悲痛。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写下了《安平公诗》,寄托自己的哀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体诗,也是一首怀人悼亡诗。介绍了李商隐与崔戎相识相知的经历,描绘了崔戎对李商隐的赏识与关照、崔氏家族及幕僚的出众才华,体现了崔戎礼贤下士的品格与李商隐对其知遇之恩的感激,营造了从昔日温情到故人离世的哀伤凄凉氛围,表达了李商隐对崔戎离世的深切哀痛、对其德行的高度赞美,以及对崔戎后人的深切祝愿之情。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西风冲户卷素帐,隙光斜照旧燕窠。”动态元素:西风吹动、素帐翻卷。静态元素:缝隙中的阳光、旧燕巢。用秋风的“动”反衬故居的萧索寂静,暗含哀悼之情。虚实结合:“长者子来辄献盖,辟支佛去空留靴。”虚写:引用佛教故事(长者子献盖、辟支佛留靴),以神话典故喻博陵王的德行高妙。实写:隐含博陵王生前受人敬仰的场景。借虚构典故侧面烘托人物品格,虚实相生中增强诗歌感染力。以动衬静:“时禽得伴戏新木,其声尖咽如鸣梭。”动态:禽鸟啼鸣、嬉戏。静态:新木生长的山林。鸟声的“尖咽”反衬出南山学习之地的清幽,以生机盎然的“动”凸显环境的“静”。侧面描写:“顾我下笔即千字,疑我读书倾五车。”通过博陵王对“我”(作者)的称赞(下笔千言、学富五车),侧面描写作者的才华,同时反衬博陵王的识人之明。正面描写:“面如白玉欹乌纱”,以“面如白玉欹乌纱”正面勾勒仲子延岳的容貌,用“白玉”比喻其面容光洁,“欹乌纱”以帽饰歪斜的细节展现随性气质。

3. 分段赏析

“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华州留语晓至暮,高声喝吏放两衙。明朝骑马出城外,送我习业南山阿。”开篇点明崔戎出身名门(博陵王后裔),却对年少的李商隐格外赏识。“总角”指童年,崔戎称其“称才华”,可见对其天赋的认可。后四句描写崔戎在华州任上对李商隐的关照:他破例与李商隐长谈至日暮,甚至高声喝退属吏,免去公务打扰,次日又亲自送李商隐到终南山专心读书。这一系列举动凸显崔戎的礼贤下士与李商隐的感激之情,奠定了全诗“知遇之恩”的基调。“仲子延岳年十六,面如白玉欹乌纱。其弟炳章犹两丱,瑶林琼树含奇花。陈留阮家诸侄秀,逦迤出拜何骈罗。府中从事杜与李,麟角虎翅相过摩。清词孤韵有歌响,击触钟磬鸣环珂。”此段描绘崔戎家族及幕僚的才华与风度。次子延岳“面如白玉欹乌纱”,少年风流;幼弟炳章“瑶林琼树”,如玉树琼花般出众。家族子弟如陈留阮氏(魏晋名门)般俊秀,属吏杜胜、李潘才华横溢,诗文“清词孤韵”如钟磬环珂般清脆悦耳。诗人以比喻和典故,既赞崔氏家族的显赫,又暗含对幕府文化氛围的欣赏,侧面烘托崔戎的识人善任。“公时受诏镇东鲁,遣我草诏随车牙。顾我下笔即千字,疑我读书倾五车。呜呼大贤苦不寿,时世方士无灵砂。五月至止六月病,遽颓泰山惊逝波。明年徒步吊京国,宅破子毁哀如何。西风冲户卷素帐,隙光斜照旧燕窠。”崔戎调任兖州后,李商隐随行并负责草拟诏书。崔戎惊叹其文思敏捷(“下笔即千字”),甚至怀疑他“读书五车”。然而五月赴任、六月病逝的急转直下,如“泰山崩颓”“逝波难返”,突显命运无常。次年李商隐重返长安故宅,只见“宅破子毁”“西风卷帐”,唯有“隙光斜照旧燕窠”的萧瑟景象,与昔日的繁华形成强烈对比,哀痛之情溢于言表。“古人常叹知己少,况我沦贱艰虞多。如公之德世一二,岂得无泪如黄河。沥胆咒愿天有眼,君子之泽方滂沱。”结尾直抒胸臆,呼应“古人常叹知己少”的感慨。李商隐自述身世沉沦、多灾多难,而崔戎的德行举世无双,故其离世令他“泪如黄河”。末句“沥胆咒愿”以最直白的语言祈求上天眷顾崔戎后人,愿其恩泽如滂沱之雨绵延不绝。虽被纪昀批“鄙俚”,但正是这种不加修饰的悲怆,更显情真意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杜悰)》

下一篇:唐·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咏叹不足之义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