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g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jiù
zhù
xuán
xīn
biān
shī
jiāng
tíng
yóu
jìn
bié
shān
shè
yōu
nèn
zhōu
yóng
jiǔ
féi
pēng
bào
zhào
kuí
bǎo
wén
nán
zhú
jiǔ
réng
pēi
shí

译文

从前撰写《思玄赋》,新近编写杂拟诗。江边庭院还像刚分别不久,山间房舍有闲适的相聚约定。鲜嫩地割取像周颙所食的韭菜,肥嫩地烹煮像鲍照所写的冬葵。早已听说南烛酒,还赶上酿造未过滤酒的时候。

逐句剖析

"旧著思玄赋":从前撰写《思玄赋》,

"新编杂拟诗":新近编写杂拟诗。

# 杂拟诗: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文选》列入《杂拟》类。

"江庭犹近别":江边庭院还像刚分别不久,

"山舍得幽期":山间房舍有闲适的相聚约定。

# 幽期:私约,秘密的期约。

"嫩割周颙韭":鲜嫩地割取像周颙所食的韭菜,

# 周颙:南朝宋人,曾为剡县令。

"肥烹鲍照葵":肥嫩地烹煮像鲍照所写的冬葵。

#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人,曾为秣陵令、中书舍人。

"饱闻南烛酒":早已听说南烛酒,

# 南烛:《云笈七签》:“南烛,其树是木而叶似草,故号南烛草木。”烛:一作蜀。

"仍及拨醅时":还赶上酿造未过滤酒的时候。

# 拨醅:重酿未滤之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李上谟壁》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以“旧赋《思玄》留壁在,新吟杂拟满囊收”提友人诗文,“江亭送别逢秋露,山舍相逢对夜篝”写往来场景,“割韭当庭烹嫩葵,倾觞小酌话闲愁”绘日常,多处化用典故。全诗借这些画面展现文人隐逸情怀,语言含蓄蕴藉,鲜明体现李商隐诗歌善用典故的创作特色,是其怀人诗中兼具生活气息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诗创作于李商隐隐逸山居时期,当时他通过描写友人李上谟居所环境,展现唐代文人雅集场景,反映了晚唐拟古诗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隐逸诗,介绍了诗人对友人李上谟居所及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山居隐逸的情景,体现了文人的闲适生活,营造出清幽的氛围,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2. 写作手法

用典:本诗用典突出,贴切运用大量典故,如“旧著思玄赋”一句尤为典型。此句巧用东汉张衡《思玄赋》的典故,《思玄赋》是张衡在仕途受挫后,用以抒发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作品。诗人在此提及该赋,暗指自己与友人也有着类似的精神寄托——即便身处困境或特定境遇中,仍保有对内在精神世界的坚守与探索,含蓄而深刻地展现了文人共通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对比:“江庭犹近别,山舍得幽期”以“江庭近别”的仕途奔波与“山舍幽期”的隐逸闲适作对比,突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象征:“山舍”“江庭”是象征意象。“山舍”象征远离尘嚣的隐逸居所,“江庭”象征亲友往来的情感空间,二者分别承载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情谊的珍视,含蓄传递文人的隐逸情怀。意象组合:“江庭送别、山舍相聚,割韭烹葵、饮酒”等意象组合。将送别、相聚的交往场景与割韭、烹葵、饮酒的生活细节串联,勾勒出完整的隐逸生活画面,让抽象的隐逸情怀变得具体可感,展现文人闲适的生活状态。

3. 分段赏析

首联:“旧著思玄赋,新编杂拟诗”,“旧著”“新编”展现出友人在文学创作上的积累与延续,《思玄赋》和杂拟诗的提及,既体现了文化底蕴,又为后文的隐逸生活增添了书卷气,让读者感受到友人的文人特质。颔联:“江庭犹近别,山舍得幽期”,“江庭近别”带着一丝离别的怅惘,暗喻仕途的奔波;“山舍得幽期”则充满相聚的闲适,象征着隐逸的惬意,两者对比,凸显出对山舍隐逸生活的向往。颈联:“嫩割周颙韭,肥烹鲍照葵”,“嫩割”“肥烹”细致描绘出割取新鲜韭菜、烹煮肥嫩冬葵的动作,既符合山居饮食的特点,又借典故增添文化韵味,展现出山居生活的质朴与惬意。尾联:“饱闻南烛酒,仍及拨醅时”,“饱闻”写出对南烛酒的熟知,“仍及拨醅时”点明赶上酿造未过滤的酒的时节,体现出文人生活中饮酒的雅趣,折射出当时的饮食文化,让山居生活更显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奉寄安国大师兼简子蒙》

下一篇:唐·李商隐《江村题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