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岛烟霞阆苑钟":烟霞缭绕恍惚置身蓬莱仙岛,钟磬悠扬,恍惚来自昆仑山上的阆风之苑,
# 阆苑:即阆风山上的苑圃。蓬莱、阆苑均喻宫苑。,蓬岛:即蓬莱仙山。
"三官笺奏附金龙":主考核的三官笺奏,附有金龙玉简,上达天庭。多令人羡慕啊!
# 金龙:道家有金龙玉简,造作符书于其上。,三官:东汉时,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张修的五斗米道奉天、地、水为三神,也叫三官。他们以“三官手书”传道治病。
"茅君奕世仙曹贵":你像茅君一样,累代都贵为仙曹,
# 仙曹:仙群。,奕世:累世,一代接一代。,茅君:《洞仙传》:“茅淳字初成,咸阳南关人,即东卿司命君盈之高祖也,师北郭鬼谷先生,受长生之术,入华山修道,白日升天。”
"许掾全家道气浓":也像许玉斧一般,全家的道气正浓。
# 许掾:即道书中的玉斧。《晋书》本传说,许迈一名映,句容人,遍游名山。后入临安西山,改名玄,字远游,羽化登仙而去。《上清源统经目注序》说,许迈的第五弟谧,谧之第三子小名玉斧,长名翙(huì),字道翔,郡举上计掾不赴,后为上清仙公。
"绛简尚参黄纸案":红色的简策还在与黄色的文书一同被查考参详,
# 案:案卷。李褒曾任中书舍人,职掌诏令,今好道,故云。,黄纸:指黄麻纸,唐代制书诏敕用纸。,绛简:凡仙经朱书曰绛简,即赤章。
"丹炉犹用紫泥封":虽然也有意炼九转仙丹,但身为舍人,丹炉却仍用紫泥封。
# 紫泥封:古人书信用泥封,泥上盖印,皇帝诏书则用紫泥。,丹炉:道教徒炼丹的炉。
"不知他日华阳洞":无论如何,我相信,归隐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到了那么一天,当你隐居华阳,
# 华阳洞:陶弘景隐居的茅山洞府。《南史·陶弘景传》:“陶弘景止句容之句曲山。此山一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隐居。”又,“永元初,更筑三层楼,弘景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下。”
"许上经楼第几重":我不知道你能允许我,踏上你的经楼究竟会是第几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一是写仙,一是写舍人李褎。作品以道教仙家意象为表,以官场投赠为里,表面赞颂从叔李褎的道术高深与家族仙缘,实则暗含对仕途提携的委婉请求。全诗通过“蓬岛”“金龙”“丹炉”等道教典故构建仙境幻象,又以“黄纸案”“紫泥封”关联现实官职,形成双关隐喻,体现了李商隐一贯的隐晦深婉风格。
2. 写作手法
用典:“茅君奕世仙曹贵,许掾全家道气浓”,运用了茅君(茅盈等茅氏三兄弟,道教传说中的仙人)和许掾(许掾,东晋时期有道家思想的文人)的典故,通过这两个与道家相关的典故,含蓄地赞美从叔家族的显贵以及家族浓厚的道家修养和气质,使诗歌内容更丰富,表达更委婉且富有文化内涵。对偶:“绛简尚参黄纸案,丹炉犹用紫泥封”,“绛简”对“丹炉”,“尚参”对“犹用”,“黄纸案”对“紫泥封”,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从细节上展现了从叔在官场文书处理(绛简参黄纸案)和道教炼丹(丹炉用紫泥封)等方面的情景,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 分段赏析
《郑州献从叔舍人褎》首联写李褎以舍人而通道术。以蓬莱仙境比喻李褎的中书省官邸,将朝廷文书比作道教金龙玉简,既赞其地位尊贵,又暗合其信道身份。颔联用茅氏兄弟成仙、许迈全家修道的典故,既夸李褎家族累世显赫,又为尾联“引荐”埋下伏笔。颈联从现实角度描绘从叔的生活。“绛简”指红色的简书,“黄纸案”指处理的文书,表明从叔在官场中处理事务;“丹炉”“紫泥封”则体现从叔在道教炼丹方面的活动,说明从叔既在官场有一定地位,又在道教修行上有所追求。尾联以问句作结,借陶弘景隐居华阳洞的典故,以“许上经楼”的试探性发问,含蓄表达希望李褎提携自己进入仕途核心的愿望。
4. 作品点评
《郑州献从叔舍人褎》这首诗用词直白,每一处都是针对李褎的特质进行夸赞,没有深层的寄寓。其目的很单纯,就是委婉地向对方寻求引荐,属于纯粹的应酬诗作。
# 褎以舍人而通道术。会昌中出为郑州刺史。义山献诗,当在其时。起言舍人在九重则掌丝纶,在六天则主笺奉,世群目为功名中人,而不知实蓬间中人也。三四言不独今日为然,奕世皆属仙曹;不独一人为然,全家俱有道气。茅君许掾,舍人足以兼之矣。五六是兼写法,绛简而参以黄纸,丹炉而封以纸泥,方是舍人学仙,移赠他人不得。又褎为义山从叔,故引陶隐居事作结,不知他日得如华阳弟子,为之接宾楼下否?自首迄屠,真乃字字切合。
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
# 一二舍人得己得仙道,但茅君得仙能携兄弟,许掾成道惠及全家,五六于今尚沉宦海,未便飞腾,他日华阳不知许我亦上经楼而共仙去乎?玉谿集中每刺仙家,则此首俱是寓意。
清屈复《玉谿生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