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sūn
xīn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cháng
yáo
tīng
shàng
yuàn
zhōng
cǎi
chēng
qìng
guì
xiāng
nóng
shǐ
kuā
wén
jué
yún
jiān
yǒu
shì
lóng

译文

长乐宫中远远传来上苑的晓钟,我身穿五彩衣服称庆,桂花飘香浓郁。陆机开始撰写《文赋》值得夸赞,他不知道在云间还有士龙(指陆云)这样的才子。

逐句剖析

"长乐遥听上苑钟":长乐宫中远远传来上苑的晓钟,

# 长乐:汉宫名。《三辅黄图》:“长乐宫本秦之兴乐宫也。高皇帝始居栎阳,七年长乐宫成,徙居长安城。”徐陵《玉台新咏序》:“厌长乐之疏钟。”上苑:汉有上林苑。与“长乐”均借指唐代宫苑。全句系“遥听上苑长乐钟”之倒文。

"彩衣称庆桂香浓":我身穿五彩衣服称庆,桂花飘香浓郁。

# 彩衣:用老莱子着彩衣娱亲事。《韵语阳秋》:“唐人与亲别而复归,谓之拜家庆。”桂香浓:喻登第。

"陆机始拟夸文赋":陆机开始撰写《文赋》值得夸赞,

# 始拟:只拟。晋陆机作《文赋》,论作文之利害所由。杜甫《醉歌行》:“陆机二十作文赋。”

"不觉云间有士龙":他不知道在云间还有士龙(指陆云)这样的才子。

# 士龙:陆机弟陆云字。云尝于张华座自称“云间陆士龙”,见《世说新语·排调》。此以陆云拟孙绮,其兄当先已登第成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孙绮新及第》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为祝贺孙绮及第而创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长乐宫的钟声和桂香浓郁的氛围,以及引用陆机和士龙的典故,表达了对孙绮才华和成就的高度赞赏。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40卷第68首。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陆机始拟夸文赋,不觉云间有士龙”两句连用两个典故。“陆机夸文赋”是西晋文学家陆机才高八斗,其《文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系统阐述创作理论的文章,在这里诗人自比陆机,以陆机的才华来暗示自己才华横溢。“云间士龙”是指陆云,陆机的弟弟,同样富有才华。诗人将自己和弟弟比作陆机和陆云,一是体现了兄弟之间的情谊如同二陆,二是在夸赞弟弟才华的同时,也流露出自身的自信。比喻:“长乐遥听上苑钟”中将听到的钟声比作是从长乐宫传来的,长乐宫是汉代太后所居宫殿,此处用长乐宫的钟声来比喻所听到的钟声,给人一种高雅、庄重的感觉,仿佛这钟声带着宫廷的威严和神圣。对比: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欢乐的场景,“长乐遥听上苑钟,彩衣称庆桂香浓”,长乐宫中遥听钟声,穿着彩衣庆祝,桂香弥漫,呈现出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而后两句则通过典故引入了一种才华与自信的情境,与前面的场景形成一定的对比。这种对比使诗歌在情感和内容上更加丰富,先展现出表面的欢乐,再挖掘出深层次的才华与自信,以及兄弟间的情感。

2. 分段赏析

“长乐遥听上苑钟”这句诗通过“长乐”和“上苑钟”两个元素,构建了一个宏大的空间场景。长乐宫象征着皇家宫殿的威严与庄重,而上苑则是皇家园林,象征着皇帝的后花园。遥听上苑钟,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彩衣称庆桂香浓”这句诗通过“彩衣”和“桂香浓”两个元素,描绘了一个喜庆而温馨的场面。彩衣象征着华丽的服饰和喜庆的气氛,而桂香浓则让人联想到秋天的丰收和美好。“陆机始拟夸文赋”这句诗引用了西晋文学家陆机的典故,通过“陆机始拟夸文赋”来比喻诗人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创作能力。“不觉云间有士龙”这句诗通过“云间有士龙”的比喻,将诗人自己比作在云端飞翔的士龙,象征着诗人的才华和志向高远,超越常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萧浣)》

下一篇:唐·李商隐《南山赵行军新诗盛称游宴之洽,因寄一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