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rén
sān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dài
jié
xīn
liǎng
fāng
ān
cán
kuì
bái
máo
rén
yuè
jiào
xīng
shèng
jié
zhū
zhī
duō
qiū
lián
yǒu
guāng
cǎi
náng
chéng
mán
tiáo
tuō
yán
yǎn
xiāng
xiè
shòu
寿
gōng
zhù
nán
rén
róu
cháng
zǎo
bèi
qiū
móu
qīng
chéng
yǒu
yōu
xiāng
guān
fèng
zhēn
zhū
fáng
zhī
shòu
lèi
bīng
jǐng
gèng
lián
tōng
xiǎo
shuāng
huā
yún
máng
máng
huáng
jìn
tiān
cāng
cāng

译文

一根带子不能将两个人的心意结在一起,两根丝带才能拧成发带固定发髻。多谢祭祀神明的人的好意,月亮隐没,哪里是暗淡星辰可以代替的?多用丝线将茱萸枝条编织起来,以便避开灾祸,多剖开莲子以怜己之子。王氏虽死犹生,独自一人仿佛还能感受到她清澈的目光,那泪珠即使用来盛放露珠的五明囊也无法贮藏。丝线系着腕钏,媚眼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百和香屑的味道。供奉神像的宫殿,不惜用金子铸造画像,画中的明眸仿如昨日,令我断肠。幽室清澄,似有余香,思念亡妻,就如同鳏鱼渴凤。不知道一身瘦骨已经好似藏冰井室,连晓霜侵帘都没有察觉。墓地凄凉,青苔已生,愁云漫天,黄河水想要流尽,黄河水想要流尽,然而愁绪就如苍茫无尽的青空,绵绵不绝。

逐句剖析

"一带不结心":一根带子不能将两个人的心意结在一起,

# 一带不结心:梁武帝萧衍《有所思》:“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两股方安髻":两根丝带才能拧成发带固定发髻。

# 髻:发结,盘于头顶左右两边。,两股:两根丝带。

"惭愧白茅人":多谢祭祀神明的人的好意,

# 白茅:古人以白茅草祭祀。

"月没教星替":月亮隐没,哪里是暗淡星辰可以代替的?

# 星替:星辰黯淡无光。

"剩结茱萸枝":多用丝线将茱萸枝条编织起来,以便避开灾祸,

#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古人认为佩戴装有茱萸的香囊可以辟邪,王维有诗“遍插茱萸少一人”。

"多擘秋莲的":多剖开莲子以怜己之子。

# 的:莲子。《诗义疏》:“青皮裹白子为的。”,擘:剖开、分开。

"独自有波光":王氏虽死犹生,独自一人仿佛还能感受到她清澈的目光,

# 波光:屈原《招魂》:“嬉光眇视,目曾波些。”

"彩囊盛不得":那泪珠即使用来盛放露珠的五明囊也无法贮藏。

# 彩囊:《述征记》:“八月一日作五明囊,盛取百草头露,洗眼眼明。”

"蛮丝系条脱":丝线系着腕钏,媚眼栩栩如生,

# 条脱:臂饰、腕饰。,蛮丝:南方少数民族所产之丝。

"妍眼和香屑":仿佛能闻到百和香屑的味道。

# 香屑:百和香屑,由多种香料配制而成。费泉诗:“衣熏百和屑,鬓插九枝花。”,妍眼:媚眼。

"寿宫不惜铸南人":供奉神像的宫殿,不惜用金子铸造画像,

# 铸南人:无解。或南金之讹误,言不惜以金铸其像也。,寿宫:供奉神的宫殿。

"柔肠早被秋眸割":画中的明眸仿如昨日,令我断肠。

# 眸:一作波。

"清澄有余幽素香":幽室清澄,似有余香,

"鳏鱼渴凤真珠房":思念亡妻,就如同鳏鱼渴凤。

# 鳏鱼渴凤:皆诗人自况之语。

"不知瘦骨类冰井":不知道一身瘦骨已经好似藏冰井室,

# 冰井:藏冰井室。

"更许夜帘通晓霜":连晓霜侵帘都没有察觉。

"土花漠漠云茫茫":墓地凄凉,青苔已生,愁云漫天,黄河水想要流尽,

# 漠:一作“碧”。

"黄河欲尽天苍苍":黄河水想要流尽,然而愁绪就如苍茫无尽的青空,绵绵不绝。

# 苍苍:一作“苍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李夫人三首》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组诗歌作品。诗人以汉武帝与李夫人的历史典故为创作素材,实则寄托了对亡妻王氏的深切哀思。作品通过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构建出时空交错的唯美意境,将真挚情感融入历史典故之中。诗人巧妙运用神话传说与多重意象,展现了独特的艺术构思与细腻的情感表达。整组诗歌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其超凡的文学造诣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组诗是李商隐的悼亡之作。诗中所写的李夫人是西汉人,为李延年的妹妹——当年李延年曾作“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诗句,形容她容貌极美。李商隐借汉武帝与李夫人的故事,寄托对早逝妻子王氏的哀悼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悼亡诗,其一、其二为绝句,其三为杂言诗。全组诗以凄美意象、神话传说与双关隐喻,抒发生死相隔的永恒哀思,并强调爱情的不可替代性。

2. 写作手法

比兴:起句“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鬓”以单丝不成线起兴,暗示爱情需夫妻二人情投意合才能宜其家室,通过“一带”与“两股”的对比,表达“一带”则悲,“两股”则喜的情感。虚实结合:次句从人间联想至天上,以“白茅”通神的祭祀仪式虚写,回归现实时以“惭愧”表达无可奈何之慨,营造悲伤氛围,虚写与实写结合,悼亡主旨逐渐明晰。叠字:结句“茫茫”与“苍苍”两个叠音词的连用,渲染凄凉萧瑟之景,哀婉之情绵延不绝,深化了全诗的悲凉氛围。

3. 分段赏析

其一:诗歌开篇“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鬓”,用单丝无法成线的意象起兴,暗叹爱情需夫妻二人情投意合方能成就和睦家庭。第三四句笔锋一转,诗人的思绪从眼前之景延伸开去,仿佛从人间跨越到了天上,万千感慨随之涌现。古人相信“白茅”能通神灵,用它祭祀可使九天之上的神明享用到供品;而“惭愧”二字又将思绪拉回现实,以人生无可奈何的怅然,烘托出悲伤的氛围,呼应前文“一带不结心”的孤寂。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让悼亡的主旨逐渐清晰,却仍未完全点破。“月没教星替”运用比兴手法,以暗淡的星辰无法替代皎洁月光为喻,暗指王氏在诗人心中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存在,再次呼应“两股方安鬓”中夫妻相伴的深意。其二:茱萸可以辟邪,莲子谐音“怜子”,“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两句,仿佛能听见诗人反复叮嘱的声音。他唯恐挂念之人遭遇不测,忍不住絮絮叨叨,将担忧与祝福揉进话语里,情感真挚动人。这些叮嘱,或许是离别前的温情,或许是分隔两地的牵念,无论如何都浸着离别的愁绪,正如后文“独自”二字所暗示。她眼中的泪光,既像星辰般闪烁,又似露珠般清透,即使用来盛露的彩囊也盛不下——因为这泪水太过珍贵、太过鲜活。这四句描写细腻入微,画面如在眼前,虽隐约有悲意,却始终未直言生死。其三:“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两句,细致描摹画中王氏的模样:丝绦轻系玉镯,眼波流转间似还沾着香粉气息,宛若一幅令人心动的仕女图,以美好之景反衬哀伤。紧接着笔锋陡转,写到“寿宫”(墓地)的肃穆冷寂——诗人面对王氏的画像,见她仍似生前般鲜活,却再难触及,不禁心痛欲裂。“割”字道尽天人永隔的痛苦,足见诗人用情之深。“鳏鱼渴凤”四字点明悼亡主旨,生动刻画出诗人因过度悲恸而失魂落魄的神态。下一句紧承上文,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异曲同工,却更添哀婉。结尾转向对王氏墓地的描写,以“茫茫”“苍苍”两个叠词的连用,渲染出凄凉萧瑟的意境,哀婉之情绵长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华师》

下一篇:唐·李商隐《代秘书赠弘文馆诸校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