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镜鸾何处":往日铜镜上的鸾鸟如今在哪里呢?
"衰桐凤不栖":枯萎衰败的梧桐树上凤凰不再栖息。
# 衰桐:凋谢的梧桐树。
"金钱饶孔雀":孔雀拥有如同金钱般华丽的羽毛,
"锦段落山鸡":山鸡落得了锦绣般的彩衣。
"王子调清管":贵族公子吹奏着清越的管乐,
# 清管:此指笙。
"天人降紫泥":朝廷的诏书从天而降。
# 紫泥:圣人。
"岂无云路分":难道没有青云直上的机会和缘分吗?
"相望不应迷":有才之人相互守望,不应该迷失方向。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以鸾凤象征有才德却不得志的人,通过描写鸾凤的境遇,表达自己对人才问题的看法和自身的感慨。对比:将鸾凤的不得志与孔雀、山鸡的得宠进行对比,突出了现实中人才境遇的不公平,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效果。用典:“王子调清管”可能化用了王子乔吹笙等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象征:“王子”“天人”等形象具有象征意义,“王子”象征贵族或有权势、有才之人,“天人”象征朝廷或高位者,通过这些象征,影射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人才选拔机制。
2. 分段赏析
《鸾凤》首联“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以问句开篇,旧镜中的鸾鸟如今在哪里呢?枯萎的梧桐上凤凰也不再栖息。这两句营造出一种失落、寂寥的氛围,暗示着有才德的人(以鸾凤为象征)如今不知去向,无处容身,表达了诗人对人才境遇的担忧和感慨。颔联“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描绘了孔雀得到金钱般华丽的羽毛,山鸡落得锦绣般的彩衣,与首联中鸾凤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讽刺了那些无才却得势、享受荣华的人,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不公平现象的不满。颈联“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王子调清管”营造出一种高雅、贵族的氛围,可能暗示着贵族或有才之人的活动;“天人降紫泥”,“紫泥”常指代诏书,意味着朝廷的旨意下达。这两句进一步暗示了当时的社会情境和人才选拔的背景,影射了人才选拔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尾联“岂无云路分,相望不应迷。”:诗人发出感慨,难道没有青云之路可走吗?有才之人相互守望,不应迷失方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有才之人的鼓励和期待,相信他们终会有出路,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坚守自我,不要在困境中迷失。
# 此亦悼亡之词。上半首即“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意。下半首言仙踪既去,庶几天上遇之。
清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
# 此选尉时寓言也。“旧镜”句谓秘省清资,不能复入。“衰桐”句谓两次为尉,非心所甘。“王子”一联,谓京尹留假参军,管奉章。义山本宗室,故日“王子”。天人以喻京尹。金钱句让人才华自炫,“锦段”句己文采渐衰。义山以笺奉驰名,乃不能掌诰内廷,翻使屈身记室,故反言之。结则望从此或致显达耳。
清张采田《玉谿生年谱会笺》
# 上半喻已之不得所依,让不如我者之得意也。下半喻得为清资之官可望高跻云路。“王子”,义山自谓。“天人”,注拟之天官也。玩其情味,必从江乡还京,拔萃重入秘省时作无疑矣。
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
上一篇:唐·李商隐《深树见一颗樱桃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