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jìn
guō
西
hǎo
shuí
kān
gòng
jiǔ
yín
fāng
liǔ
yùn
duō
lèi
qiè
yáng
zhū
suí
jūn
hán
sōng
tiān
cháng
bìng
cén
shèng
huān

译文

近郊这一带西溪的风光最美,可是有谁能和我一起共同把酒消忧。苦吟诗句比柳恽还要入迷,伤心流泪成天像杨朱那样担忧犯愁。只能和野鹤为友追随这位飞禽中的君子,以寒松为师向这位山中大夫稽首。飘泊在海角天涯常常意绪恶劣,但这孤寂寥落的生活却胜过那喧闹烦嚣。

逐句剖析

"近郭西溪好":近郊这一带西溪的风光最美,

# 西溪:位于梓州(今三台县城)。在梓州西门外。见李商隐《谢河东公和诗启》。,郭:外城。

"谁堪共酒壶":可是有谁能和我一起共同把酒消忧。

# 酒壶:这里指饮酒。

"苦吟防柳恽":苦吟诗句比柳恽还要入迷,

# 柳恽:(yùn)《梁书·柳恽传》:“柳恽字文畅,河东解人,少工偏什,为诗曰:‘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琅琊王融书之斋壁。入梁,为秘书监,终吴兴太守。”,防:这里念fāng,相比,抵当。,苦吟:反复吟咏,苦心推敲。言做诗极为认真。

"多泪怯杨朱":伤心流泪成天像杨朱那样担忧犯愁。

# 杨朱:《淮南子·说林》:“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野鹤随君子":只能和野鹤为友追随这位飞禽中的君子,

# 野鹤随君子:《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寒松揖大夫":以寒松为师向这位山中大夫稽首。

# 大夫:《汉官仪》:“秦始皇上封泰山,风雨骤至,休于松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汉书注》:“五大夫,秦第九爵名。”

"天涯常病意":飘泊在海角天涯常常意绪恶劣,

# 常病意:常常意绪恶劣。

"岑寂胜欢娱":但这孤寂寥落的生活却胜过那喧闹烦嚣。

# 岑寂:(cén)冷清,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溪》为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开篇即点明主题,同时流露出独游西溪、无人相伴的无奈与感慨。第二联巧妙地引用柳恽苦吟诗句和杨朱站在路口迷茫无措的典故,深刻描绘了自己生活的辛酸与苦楚。颈联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只能与野鹤、寒松为伴的孤独境遇,这不仅凸显了他生活的孤寂,更透露出他对周遭尘世的厌倦与疏离。尾联则是诗人自我慰藉之语,他身处天涯,身体日渐衰弱,常感不适,而这份孤寂与岑寂,竟比身处喧嚣繁华之中更让人难以承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历代注家多认为此诗作于李商隐寓居梓州幕府时,冯浩定为855年。此时其诗中多咏西溪,乃因常独游遣怀,此篇即秋日临溪触景生愁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晚年独游西溪的孤寂境遇与高洁志趣,抒发了天涯漂泊的悲苦心境及对世俗欢娱的超越性选择。

2. 写作手法

用典:“苦吟防柳恽”化用南朝诗人柳恽的苦吟典故,“多泪怯杨朱”暗引杨朱泣歧路的典故,通过历史人物形象构建双重隐喻,既表达对完美诗艺的追求,又暗含人生歧路的惶惑。象征:“野鹤随君子,寒松揖大夫”两句,以“野鹤”象征高洁隐逸的君子,以“寒松”暗喻坚贞不屈的士大夫精神。野鹤、寒松既是自然景物的描绘,又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形成物我交融的意境。

3. 分段赏析

首联“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不仅直接点题,更深刻表达了诗人独游西溪的孤寂心境,与尾联的“岑寂”遥相呼应,构成了全诗的主旨与灵魂。诗人在这首诗的开篇便流露出无人共享美景、共酌美酒的遗憾,这“谁堪”二字,正是全诗情感的基调。颔联“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对柳恽苦吟或杨朱多泪的直接描述,而是诗人借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虽有才情却担心过度苦吟,虽有见识却害怕过于感伤的心境。这里的“柳恽”与“杨朱”并非实指,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他渴望有知音能懂他的才情与见识,却又害怕无人能理解他内心的苦楚与忧虑。诗人通过这一联,巧妙地回答了“谁堪共酒壶”的疑问,展现了其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颈联“野鹤随君子,寒松揖大夫。”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孤独中的自我慰藉,他以野鹤、寒松为友,不仅突出了生活的孤独,更表达了对世俗的疏离与厌倦。在诗人眼中,这些郊外的野鹤、寒松远比世俗中的繁华喧嚣更为珍贵,它们才是他真正的知己,体现了诗人孤高不群的品性。尾联“天涯常病意,岑寂胜欢娱。”是诗人对自我境遇的深刻反思与自我排解。他身处天涯,内心常感不适与孤独,但在这份岑寂中,他竟发现孤独远比喧嚣的欢娱更能触动心灵。这里的“病意”并非实指身体上的疾病,而是诗人内心的一种情感状态,一种对孤独与岑寂的深刻体悟。通过这一联,诗人再次强调了“岑寂”这一主旨,使全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与升华。

4. 作品点评

全诗笔触孤高清冷,实则深藏着诗人内心极度的悲苦,赋予全诗一种深沉而凄美的感伤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义山《西溪》诗:“野鹤随君子,’寒松揖大夫。”其意则自伤沦落荒野,所见君子惟有鹤,大夫惟有松而已。思路虽深。神韵殊不高雅。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

# 第二句便含岑寂意。第三句因病废诗。第四句时方丧偶也。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西溪最佳,奈是独游,游人虽多,无堪其酒怀者。惟觉防柳恽之苦吟,怯杨朱之多泪耳。幸有野鹤相随,寒松堪揖,所以如此者,天涯病客、以岑寂为佳耳。

清屈复《玉溪生诗意》

# 自不欲人共,非无人共也。傲情可想,“胜”字更傲。仲野恩礼不薄,义山情好亦深,大抵自概“因人作远游”,故不觉“满目悲生事”耳。

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

# 病夫羁旅,只得以清净消之。

清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下一篇:唐·李商隐《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