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在河北":你的家在黄河以北,
"我家在山西":我的家在太行以西。
"百岁本无业":百年人生本无定业,
"阴阴仙李枝":如仙李之枝般繁茂荫蔽。
"尚书文与武":尚书兼具文韬武略,
"战罢幕府开":战事平息后幕府重开。
"君从渭南至":你从渭水之南来,
"我自仙游来":我从仙游之地至。
"平昔苦南北":往昔总为南北分离所苦,
"动成云雨乖":如风云变幻般无常。
"逮今两携手":如今终于携手相伴,
# 今:一作及。
"对若床下鞋":如同床下并置的鞋履。
"夜归碣石馆":夜晚归来碣石馆,
"朝上黄金台":清晨登上黄金台。
"我有苦寒调":我唱着苦寒的调子,
"君抱阳春才":你怀抱着阳春的才华。
"年颜各少壮":年岁容颜正值壮年,
"发绿齿尚齐":黑发青齿犹自齐整。
"我虽不能饮":我虽不能饮酒,
"君时醉如泥":你却时常醉如烂泥。
"政静筹画简":政局清平时务简,
"退食多相携":退朝后常相携游赏。
"扫掠走马路":清扫跑马的道路,
"整顿射雉翳":整理射猎的屏障。
"春风二三月":春风二三月间,
"柳密莺正啼":柳色浓密莺啼婉转。
"清河在门外":清河在门外流淌,
"上与浮云齐":水势浩渺与浮云齐平。
"欹冠调玉琴":歪斜冠帽调弄玉琴,
"弹作松风哀":弹奏《松风》哀曲。
"又弹明君怨":又弹《明君怨》,
"一去怨不回":一去不返的哀怨萦绕。
"感激坐者泣":听者感激落泪,
"起视雁行低":抬头望见雁阵低飞。
"翻忧龙山雪":忽忧龙山积雪,
# 雪:一作雷。
"却杂胡沙飞":却混杂着胡沙飞扬。
"仲容铜琵琶":仲容手持铜琵琶,
"项直声凄凄":琴颈笔直声调凄切。
"上贴金捍拨":琴身金饰捍拨,
"画为承露鸡":绘着承露鸡的纹样。
"君时卧掁触":你醉后倚靠琴身,
"劝客白玉杯":劝我饮尽白玉杯中酒。
"苦云年光疾":苦叹光阴易逝,
"不饮将安归":不饮将归向何处。
"我赏此言是":我知此言有理,
"因循未能谐":却因循未能与你共醉。
"君言中圣人":你说醉中可通圣人之道,
"坐卧莫我违":坐卧皆随心意。
"榆荚乱不整":榆荚零乱未及整理,
"杨花飞相随":杨花飞舞相随相伴。
"上有白日照":上有艳阳照耀,
"下有东风吹":下有东风轻拂。
"青楼有美人":青楼中有美人,
"颜色如玫瑰":容颜如玫瑰般娇艳。
"歌声入青云":歌声直上青云,
"所痛无良媒":只恨良媒难寻。
"少年苦不久":少年欢愉难长久,
"顾慕良难哉":倾慕之心亦难遂愿。
"徒令真珠肶":徒然让明珠垂落,
# 肶:一作䏶。
"裛入珊瑚腮":浸湿珊瑚般的面颊。
"君今且少安":你且暂且安宁,
"听我苦吟诗":听我吟诵这首苦涩之诗。
"古诗何人作":古时的佳作谁人创,
"老大徒伤悲":唯余“老大徒伤悲”的慨叹。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分段赏析
前八句:“君家在河北,我家在山西。百岁本无业,阴阴仙李枝。尚书文与武,战罢幕府开。君从渭南至,我自仙游来。”这几句开篇介绍了诗人与友人的籍贯,“河北”“山西”点明地域。“百岁本无业,阴阴仙李枝”,暗示自己身世,虽有仙李之枝(李姓皇族后裔),却无实际功业。接着写尚书(可能是友人或相关人物)文韬武略,战后开府,而诗人与友人分别从渭南和仙游而来,为两人的相聚做了铺垫,也暗示了两人因幕府之事而得以相逢。中间八句:“平昔苦南北,动成云雨乖。逮今两携手,对若床下鞋。夜归碣石馆,朝上黄金台。我有苦寒调,君抱阳春才。”前两句写过去两人南北分离,聚散无常,如同云雨般难以相聚。“逮今两携手,对若床下鞋”,形象地描绘了如今两人相聚的亲密无间。“夜归碣石馆,朝上黄金台”,用“碣石馆”“黄金台”等典故,营造出一种富有文化底蕴和历史感的氛围,暗示两人在幕府中的生活。“我有苦寒调,君抱阳春才”,将自己的诗作风格与友人对比,突出友人的才华出众,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谦与感慨。再八句:“年颜各少壮,发绿齿尚齐。我虽不能饮,君时醉如泥。政静筹画简,退食多相携。扫掠走马路,整顿射雉翳。”这几句先描写两人年轻力壮的外貌,“发绿齿尚齐”展现出青春的活力。然后写诗人不擅饮酒,而友人常常沉醉。接着写在幕府中政务清闲,两人在闲暇时光常常一起出游,“扫掠走马路,整顿射雉翳”,描绘了他们一起打扫道路、整理射雉的器具等场景,充满生活气息,体现出两人情谊深厚,共同享受着闲适的时光。又八句:“春风二三月,柳密莺正啼。清河在门外,上与浮云齐。欹冠调玉琴,弹作松风哀。又弹明君怨,一去怨不回。”这几句以景开篇,描绘出二三月春风拂柳、莺啼婉转的美好春光,“清河在门外,上与浮云齐”,写出了门外清河的壮阔景色。随后写两人在这样的美景中,诗人斜戴着帽子弹奏玉琴,先弹奏出如松风般哀伤的曲调,又弹奏《明君怨》,借古曲抒发内心的哀怨,“一去怨不回”,深化了哀怨的情感,为下文情感的进一步发展做了铺垫。再八句:“感激坐者泣,起视雁行低。翻忧龙山雪,却杂胡沙飞。仲容铜琵琶,项直声凄凄。上贴金捍拨,画为承露鸡。”诗人的琴声感动得在座者哭泣,大家起身看到雁行低飞,更添愁绪。“翻忧龙山雪,却杂胡沙飞”,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忧虑、迷茫的氛围,仿佛担忧龙山的雪夹杂着胡沙飞来,暗示着可能出现的战乱或不稳定因素。接着写到仲容的铜琵琶,“项直声凄凄”,形容琵琶声音的凄凉,“上贴金捍拨,画为承露鸡”,对琵琶的装饰进行描写,通过这些细节,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又哀伤的氛围,强化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又八句:“君时卧掁触,劝客白玉杯。苦云年光疾,不饮将安归。我赏此言是,因循未能谐。君言中圣人,坐卧莫我违。”友人躺在那里,不时碰倒东西,还拿着白玉杯劝诗人饮酒,感慨年光飞逝,不饮酒如何能排解忧愁。诗人虽然认可友人的话,但却因种种原因未能照做。“君言中圣人,坐卧莫我违”,友人坚持自己的观点,希望诗人能听从,这里既体现出友人的率真,也表现出两人在对待生活态度上的一些差异,同时也为下文的进一步抒情做了过渡。再八句:“榆荚乱不整,杨花飞相随。上有白日照,下有东风吹。青楼有美人,颜色如玫瑰。歌声入青云,所痛无良媒。”这几句先描绘出榆荚凌乱、杨花飞舞的春日景象,“上有白日照,下有东风吹”,进一步渲染出春日的明媚与喧嚣。然后笔锋一转,写到青楼中有美丽的女子,“颜色如玫瑰”,形容女子容貌艳丽。女子歌声动听,直入青云,但可惜的是没有好的媒人,暗示女子美好却无人赏识,也借此抒发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将个人情感与对女子的同情融合在一起。最后四句:“少年苦不久,顾慕良难哉。徒令真珠肶,裛入珊瑚腮。君今且少安,听我苦吟诗。古诗何人作,老大徒伤悲。”诗人感叹少年时光苦短,人生短暂,心中有所顾慕却难以实现。“徒令真珠肶,裛入珊瑚腮”,用珍珠般的泪水流入珊瑚般的脸颊,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悲伤。最后劝友人暂且安心,听自己苦吟诗歌,以“古诗何人作,老大徒伤悲”结尾,呼应前文的感慨,强调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自己老大无成,只能徒自伤悲,深化了全诗的主题,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无奈之情。
上一篇:唐·李商隐《效徐陵体赠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