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光何太急":时光为什么过得这样急迫,
"倏忽又青春":转眼间又到了春天。
# 青春:春天。,倏忽:忽然。
"明月谁为主":明月依旧高悬,却不知如今照耀的是谁家,
"江山暗换人":江山未曾改变,暗中已更替了主人。
"莺花潜运老":黄莺和花朵不知不觉地就渐渐老去,
# 潜:暗中。
"荣乐渐成尘":荣华欢乐渐渐都化作了尘土。
# 荣乐:荣华欢乐。
"遥忆朱门柳":遥想故园朱门旁的垂柳,
# 朱门:古时富贵家的红漆大门。
"别离应更频":离别应该会更加频繁。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年光何太急,倏忽又青春”,诗句中“何太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惊讶和感慨,“倏忽”一词强调了时间过得之快,转眼间春天又来临。颔联“明月谁为主,江山暗换人”,以明月和江山为意象,“谁为主”引发读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暗换人”则暗示了世事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沉感慨。颈联“莺花潜运老,荣乐渐成尘”,诗句中“潜运老”形象地描绘出莺花在不知不觉中老去的过程,“荣乐成尘”则将荣华欢乐比作尘土,说明它们最终都会消逝,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哀伤。尾联“遥忆朱门柳,别离应更频”,由眼前的春景联想到过去的别离,“遥忆”体现出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应更频”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离别的担忧和哀伤,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
上一篇:唐·杜牧《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