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阁参差倚太阳":台阁高低错落,仿佛倚靠着太阳,
# 台:一作楼。
"年年花发满山香":每年鲜花盛开,漫山遍野香气四溢。
"重门勘锁青春晚":重重宫门紧锁,青春已经消逝,
# 勘:一作闲。
"深殿垂帘白日长":深深的宫殿垂下帘子,白日显得格外漫长。
"草色芊绵侵御路":草色茂密,蔓延侵占了御路,
"泉声呜咽绕宫墙":泉水流淌发出呜咽之声,环绕着宫墙。
"先皇一去无回驾":先皇离去后再也没有回来,
"红粉云环空断肠":宫中的宫女们徒然伤心断肠。
# 云环:一作翠鬟。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写作手法
对比:首联“台阁参差倚太阳,年年花发满山香”描绘行宫昔日的繁华热闹,与颔联“重门勘锁青春晚,深殿垂帘白日长”所呈现的如今的冷清孤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历史兴衰的巨大落差,强化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感慨。拟人:“泉声呜咽绕宫墙”,赋予泉声“呜咽”的人的情感和动作,将泉水流淌的声音比作人在呜咽,生动形象地烘托出古行宫衰败后的凄凉氛围,表达出诗人对其命运的叹惋。借景抒情:全诗通过描写古行宫的台阁、花草、御路、泉声等景色,如“草色芊绵侵御路,泉声呜咽绕宫墙”,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往昔繁华消逝的惋惜之情融入其中,借景抒情,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
2. 分段赏析
首联“台阁参差倚太阳,年年花发满山香”:诗人开篇描绘古行宫曾经的壮丽景象,台阁高耸,仿佛与太阳相倚,每年花开时节,满山飘香,展现出古行宫当年的繁华昌盛,为下文写其如今的衰败做铺垫,形成强烈的反差。颔联“重门勘锁青春晚,深殿垂帘白日长”:镜头转向如今的行宫,重门紧锁,青春不再,深殿垂帘,白日显得格外漫长,这两句通过对行宫现状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暗示着时代的变迁和繁华的消逝。颈联“草色芊绵侵御路,泉声呜咽绕宫墙”:进一步渲染古行宫的衰败,草色蔓延,侵占了御路,泉水流淌发出呜咽之声,环绕着宫墙。“草色芊绵”和“泉声呜咽”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生动地描绘出古行宫的荒芜与凄凉,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化。尾联“先皇一去无回驾,红粉云环空断肠”:由景及人,感慨先皇逝去,不再回来,宫中的宫女们只能空自断肠。这两句点明了古行宫衰败的原因,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叹,深化了诗歌对历史兴衰的主题。
上一篇:唐·杜牧《送荔浦蒋明府赴任》
下一篇:唐·杜牧《宣州开元寺赠惟真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