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别来面如雪":自从和老朋友分别后,你的面容变得像雪一样苍白,
"一榻拂云秋影中":一张卧榻处在轻拂的云彩之间,周围是秋天的光影。
"玉白花红三百首":你那像美玉般洁白、花朵般艳红的三百篇诗作,
"五陵谁唱与春风":在长安一带,谁会在春风中吟唱你的这些诗作呢。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写作手法
借代:“玉白花红三百首”中的“玉白花红”借代李群玉的诗作,以诗中常出现的美好意象代指其全部诗篇,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同时也暗示了其诗作的文采斐然、辞藻华丽。烘托:诗句“一榻拂云秋影中”,借对拂云的榻与秋影的描绘,营造清幽、高远氛围,以此烘托与友人分别时的独特心境。
2. 分段赏析
首句“故人别来面如雪”,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分别后的面容比作雪,生动展现友人面容的苍白,侧面烘托其生活或心境不佳,饱含对友人的关切。次句“一榻拂云秋影中”,通过环境描写,描绘出友人所处的清幽高远之境,榻高拂云且有秋影相伴,烘托出友人孤高超脱的形象与心境。第三句“玉白花红三百首”,以“玉白花红”借代李群玉的诗作,暗示其作品文采斐然、辞藻华丽,流露出对友人诗作的赞美。尾句“五陵谁唱与春风”,采用设问手法,提出在五陵之地谁能传唱李群玉诗篇的疑问,强化对友人作品传播的关注,饱含对友人赴举的期待之情。
上一篇:唐·杜牧《寄崔钧》
下一篇:唐·杜牧《题寿安县甘棠馆御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