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ǎi
xué
shì
lín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zhī
fǎn
chí
gān
tiān
xià
xué
shì
bēn
tàn
yōu
zài
diǎn
xiāo
rán
bào
shān
ē
qīng
shān
wàn
jìng
sǎn
bái
kōng
chuí
luó
luàn
dài
piāo
líng
dào
rén
chéng
bài
jīng
yáng
chūn
dōng
fēng
xiá
duō
yún
chì
fēng
lín
bǎi
shé
míng
huáng
àn
tiān
dào
zéi
zòng
héng
shèn
ěr
xíng
shén
gān
xīn
shí
gāo
pái
jīn
mén
shǐ
使
cāng
shēng
yǒu
huán

译文

自从胡兵作乱、天下动荡,手持干戈的战乱四起,天下的读书人也不得不四处奔波。可叹您隐居山林,还载着满车典籍,简陋的居所暴露在山坳间,显得如此清寂萧条。万里青山是宁静闲散的地方,一场暴雨冲刷过后,空留下悬挂的藤蔓。这乱世之中,我漂泊辗转来到此地,古人的成败荣辱,您又有怎样的见解呢。荆州、扬州一带,春冬两季的风土气候大不相同,巫峡一带,日日夜夜多是阴云雨水。红叶片片的枫林中,百舌鸟婉转鸣叫,黄泥土的野岸边上,天鸡自在起舞。盗贼横行作乱,离此地非常近,您却神情孤寂、甘于这般辛苦的生活。何时才能在朝廷之上高谈阔论,推开金马门,让天下百姓都能有安身的屋舍呢。

逐句剖析

"自胡之反持干戈":自从胡兵作乱、天下动荡,手持干戈的战乱四起,

# 胡:指安史叛军。

"天下学士亦奔波":天下的读书人也不得不四处奔波。

# 奔波:本指奔腾的波涛,引申为忙碌地往来奔走。

"叹彼幽栖载典籍":可叹您隐居山林,还载着满车典籍,

# 载典籍:指携书。,幽栖:指隐居。

"萧然暴露依山阿":简陋的居所暴露在山坳间,显得如此清寂萧条。

# 山阿:山脚弯曲之处。,依:一作向。,萧然:萧条。

"青山万里静散地":万里青山是宁静闲散的地方,

# 静散地:幽静闲散的地方。,里:一作重。

"白雨一洗空垂萝":一场暴雨冲刷过后,空留下悬挂的藤蔓。

# 萝:藤萝。,白雨:白茫茫的雨水。雨:一作羽。

"乱代飘零余到此":这乱世之中,我漂泊辗转来到此地,

"古人成败子如何":古人的成败荣辱,您又有怎样的见解呢。

# 子如何:你应该怎么办?

"荆扬春冬异风土":荆州、扬州一带,春冬两季的风土气候大不相同,

# 异风土:指气候风土皆与中原有异。,荆扬:泛指南方,此指地处南方的夔州。

"巫峡日夜多云雨":巫峡一带,日日夜夜多是阴云雨水。

# 云:一作风。,日夜:日日夜夜。,巫峡:巫山巫峡一带。

"赤叶枫林百舌鸣":红叶片片的枫林中,百舌鸟婉转鸣叫,

# 百舌:一种善于鸣叫的春鸟,其鸣声多变化,故称“百舌”。春鸟秋鸣,正见此地风土之异。,赤叶枫林:枫树林中枫叶红了。

"黄泥野岸天鸡舞":黄泥土的野岸边上,天鸡自在起舞。

# 天鸡:一种水禽。天鸡舞岸,正见巫峡多雨。,泥:一作花。

"盗贼纵横甚密迩":盗贼横行作乱,离此地非常近,

# 迩:近,指近在身边。,密:繁多。,盗贼纵横:泛指时局动荡而使盗贼横行。

"形神寂寞甘辛苦":您却神情孤寂、甘于这般辛苦的生活。

# 甘:甘愿。,形神:指身、心两方面。

"几时高议排金门":何时才能在朝廷之上高谈阔论,推开金马门,

# 排:推开。,高议:高明的言论。

"各使苍生有环堵":让天下百姓都能有安身的屋舍呢。

# 环堵:四周环绕着每面方丈的土墙,形容居室隘陋。堵,方丈为堵。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柏学士林居》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刻画了安史之乱后学士因战乱而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景象。在诗中,杜甫对隐居在山林中的柏学士充满了深切的同情,他借用巫峡的典故以及青山、白雨等自然景象,抒发了对当时时局动荡不安、盗贼到处作乱这一现实的感慨。与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学士能够高谈议论朝政大事、盼望百姓过上安稳生活的热切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应当创作于大历元年(766)(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作于大历二年的秋天),当时杜甫正身处夔州。安史之乱结束之后,有一位姓柏的学士带着书籍躲避战乱,来到夔州隐居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寄赠抒情诗。借安史之乱后学士颠沛流离的境况、山林幽居的场景,以及巫峡典故和青山、白雨等自然意象,写出了对柏学士的深切同情,对时局动荡、盗贼横行的感慨,以及对学士高议朝政、盼百姓安居的殷切期望。

2. 写作手法

对比:“乱代飘零余到此,古人成败子如何”将战乱中士人的飘零处境与古人成败相对比,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既流露对当下乱局的感慨,也暗含对学士在乱世中坚守的思索,深化兴亡之叹。意象组合:“青山万里静散地,白雨一洗空垂萝”,以“青山”的广阔静谧与“白雨”的洁净冲刷组合,勾勒出柏学士幽居环境的清寂安宁;“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将红枫、鸣禽、黄岸、舞鸡等意象相缀,既展现自然生机,又暗衬乱世中幽居的独特氛围,两组意象共同凸显环境与时局的对比。用典:“巫峡日夜多云雨”一句巧用巫峡的典故意象。巫峡在传统文化中常与漂泊、离愁、乱世相关联,古诗中多以巫峡云雨写羁旅之苦与局势动荡。作者在此以夔州当地的巫峡“日夜多云雨”的实景,暗合典故中巫峡象征漂泊与愁绪的内涵,既贴合柏学士避乱隐居夔州的地域处境,又借巫峡云雨的迷蒙萧瑟,隐喻战乱下士人的颠沛与现实的动荡,表达对友人孤寂境遇的深切关切与忧国之情。

3. 分段赏析

“自胡之反持干戈,天下学士亦奔波”,开篇点出时代背景。自安史之乱爆发,天下的文人学士也被迫四处奔波。“胡之反”“持干戈”直指战乱,“学士亦奔波”写出战乱对文人的影响,字里行间满是对时局的感慨。“叹彼幽栖载典籍,萧然暴露依山阿”,转而写柏学士的处境。感叹他隐居山林,携带典籍,简陋的居所暴露在山坳间。“幽栖”“载典籍”显其安贫乐道、坚守学问,“萧然暴露”则描绘出居住环境的简陋,暗含对友人的同情与敬佩。“青山万里静散地,白雨一洗空垂萝”,描绘柏学士隐居之地的景色。万里青山静谧开阔,一场大雨洗尽空中的藤蔓。“静散地”写出山林的清幽,“白雨一洗”则让景色更显洁净,既写自然之美,又暗衬柏学士在乱世中的安宁心境。“乱代飘零余到此,古人成败子如何”,抒发身世与对友人的问询。在乱世中漂泊,我也来到这里,想问问你,看古人的成败得失,你有怎样的见解?“乱代飘零”道尽自身境遇,“古人成败子如何”则以问句引发思考,既见两人的学术交流,又含对人生的感慨。“荆扬春冬异风土,巫峡日夜多云雨”,写两地风土差异。荆州、扬州的春冬气候不同,巫峡一带则日夜多阴雨。“异风土”“多云雨”既写出地域特点,又暗示漂泊中的艰辛,为下文写环境的恶劣做铺垫。“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描绘具体景物。红色的枫叶林中百舌鸟鸣叫,黄色的泥滩岸边天鸡起舞。“赤叶”“黄泥”色彩鲜明,“百舌鸣”“天鸡舞”以动写静,展现出自然的生机,却难掩乱世中的孤寂。“盗贼纵横甚密迩,形神寂莫甘辛苦”,再写乱世的危险与友人的坚守。盗贼横行,离此地很近,柏学士却神情安宁,甘愿承受这份辛苦。“盗贼纵横”凸显环境的险恶,“形神寂莫甘辛苦”则更显其品格的可贵,对比中见精神。“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结尾抒发愿景。何时能在朝廷上高谈阔论,让百姓都有安身的居所?“排金门”指入朝议政,“苍生有环堵”则是对百姓安居乐业的期盼,既显诗人的家国情怀,又暗含对友人能施展才学、造福百姓的期望,情感深沉而恳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

下一篇:唐·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