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òng
chóu
yuàn
láng
zhōng
shí
wéi
yuán
wài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1
xìng
hán
xiāng
fèng
zhì
zūn
duō
cán
wèi
bào
zhǔ
rén
ēn
cǎo
jìn
néng
chóu
róng
ān
gǎn
wèn
qián
kūn
xiān
láng
yǒu
lián
tóng
shè
chéng
xiàng
duàn
sǎo
mén
yáng
jiě
cháo
qiǎn
féng
táng
lǎo
lùn
qǐng
zhé
fèng
zèng
wǎng
jiàn
chóu
yún
:“
:“
qiě
jiǔ
qiān
yīn
ér
cháo
。”
。”
shī
luò
yún
yīng
tóng
luó
hàn
míng
zuò
féng
táng
lǎo
suì
nián
”,
”,
jiě
cháo
zhī
lèi

译文

何其幸运,能以近臣身份侍奉天子,内心却十分惭愧未能充分报答君主的恩德。草木尚且能够报答雨露的滋养,我又怎敢妄议天地的恩泽与枯荣呢?苑郎中你对我这个同僚多有照顾,你的情谊我铭记于心,宰相秉公不徇私情闭门庭,我虽能像扬子云那样以自嘲来自我排遣,但想到冯唐已老,功业未成,又还能再议论些什么呢。常常我一赠诗便随即奉上诗作,这次竟屈尊给予酬答。信末写道:“况且我长久未能升迁,因此在诗中有所嘲弄提及。”诗的末尾一句说“应当如同罗汉没有名利的欲望,所以才像冯唐一样虚度岁月”,这也是类似《解嘲》一类的作品啊。

逐句剖析

"何幸含香奉至尊":何其幸运,能以近臣身份侍奉天子,

# 含香:鸡舌香,交阯蜜香树果实,人口后味辛,含之避口臭。三省尚书郎官,日含鸡舌香,以其奏事答对而气息芬芳。

"多惭未报主人恩":内心却十分惭愧未能充分报答君主的恩德。

"草木尽能酬雨露":草木尚且能够报答雨露的滋养,

# 尽:一作岂。

"荣枯安敢问乾坤":我又怎敢妄议天地的恩泽与枯荣呢?

# 敢:犹“可”。

"仙郎有意怜同舍":苑郎中你对我这个同僚多有照顾,你的情谊我铭记于心,

"丞相无私断扫门":宰相秉公不徇私情闭门庭,

# 断扫门:指禁绝请托。,丞相:咸为李林甫记室,丞相,盖指李也。

"扬子《解嘲》徒自遣":我虽能像扬子云那样以自嘲来自我排遣,

# 扬子《解嘲》:《汉书·扬雄传》载,哀帝时,幸臣董贤等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服虔注:“玄当黑,而尚白,将无可用。”),而雄解之,号曰《解嘲》。”

"冯唐已老复何论":但想到冯唐已老,功业未成,又还能再议论些什么呢。

"顷辄奉赠":常常我一赠诗便随即奉上诗作,

"忽枉见酬":这次竟屈尊给予酬答。

# 枉:屈尊。维赋上诗赠咸,咸亦作诗答维,题曰《酬王维》,可参阅。

"叙末云":信末写道:“

"且久不迁":况且我长久未能升迁,

"因而嘲及":因此在诗中有所嘲弄提及。”

"诗落句云":诗的末尾一句说“

"应同罗汉无名欲":应当如同罗汉没有名利的欲望,

# 罗汉:阿罗汉的略称,指修得阿罗汉果的圣者。

"故作冯唐老岁年":所以才像冯唐一样虚度岁月”,

# 作:如,似。

"亦《解嘲》之类也":这也是类似《解嘲》一类的作品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重酬苑郎中(时为库部员外)》不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淡泊的,更是王维深厚文学造诣和独特人生感悟的集中体现。首联以“草木”喻己,以“雨露”喻君恩,暗示自己如草木般渺小,只能被动接受命运,颔联与陶渊明“聊乘化以归尽”的旷达不同,王维此处更显无奈与愤懑,颈联中“无私”二字反讽李林甫的专权,暗含对政治黑暗的批判,尾联“复何论”以反问收束,余韵悠长,令人深思。它以细腻的笔触、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真实又超脱的人生世界,让我们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王维作为盛唐杰出诗人的非凡才华和人生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六载(公元747年),时王维任库部员外郎,官阶从六品。诗题中“酬”字,乃以诗词相赠答、唱和之意。诗中“苑郎中”即苑咸,彼时兼中书舍人之职,官阶正五品,为当朝宰相李林甫之书记,掌中书省事务,参与机要,并负责起草诏令。苑咸博学多才,精于书法,通晓梵文,著有《苑咸集》,惜已散佚,今《全唐诗》仅存其诗二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酬赠为名,实则借典故与自然意象,抒发对仕途的无奈、对权贵的疏离与对命运的超脱。王维通过精妙的用典与虚实相生的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历史语境融合,展现了其不媚权贵、淡泊仕途的品格,亦透露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无奈。

2. 写作手法

比喻:王维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通过描绘草木荣枯的自然现象,来隐喻人生的起伏变化。“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两句,以草木对雨露的感恩回报,来比喻人应对命运的恩赐持敬畏之心,同时以草木的荣枯无常,来映照人生的起伏不定。这种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含蓄而丰富。对比:诗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鲜明。“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两句,通过“何幸”与“多惭”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能够身居高位、侍奉君主的幸运感与未能充分报答君恩的惭愧之情的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更加能够触动人心。用典:王维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扬雄的“解嘲”和冯唐的年老未遇,这些典故的引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使得诗歌的主题得到了深化。扬雄的“解嘲”暗示了诗人以自嘲的方式排遣内心的苦闷,而冯唐的年老未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淡泊与超脱。这些典故的巧妙运用,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厚重。

3. 分段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苑郎中的深厚情感。诗人以“何幸”起笔,表达了自己能够身居高位、侍奉君主的幸运感。这里的“含香”指的是古代官员朝见皇帝时口含鸡舌香,以示敬肃,此处借指侍奉君主。而“至尊”则是对皇帝的尊称,体现了诗人对君主的敬畏之心。紧接着,诗人以“多惭”转折,表达了自己未能充分报答君恩的惭愧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与感激,也透露出他内心的谦逊与自责。颔联诗人以草木荣枯的自然现象来隐喻人生的起伏变化。他写道:“草木尽能酬雨露”,意味着草木在雨露的滋养下能够茁壮成长,这是对自然规律的肯定,也是对人生应感恩回馈的隐喻。而“荣枯安敢问乾坤”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敬畏与无奈。草木的荣枯无常,正如人生的起伏不定,诗人以此暗示自己对于命运的接受与顺应,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颈联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官场中的真挚友情和公正无私的精神。他写道:“仙郎有意怜同舍”,这里的“仙郎”指的是苑郎中,诗人以“有意怜同舍”来形容苑郎中对自己的关怀与照顾,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而“丞相无私断扫门”则是对丞相公正无私精神的赞美。这里的“丞相”可能是泛指朝廷中的高官,诗人以“无私断扫门”来形容他们公正无私、不徇私情,为朝廷树立了良好的风气。这一联的描写,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中正直品质的向往与追求。尾联诗人以扬雄和冯唐的典故来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的淡泊与超脱。他写道:“扬子《解嘲》徒自遣”,这里的“扬子”指的是西汉文学家扬雄,他以“解嘲”来自嘲自己的境遇,以此来排遣内心的苦闷。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能以自嘲的方式保持乐观的心态。而“冯唐已老复何论”则是对自己仕途无望的感慨。冯唐是西汉时期的名将,但直到年老才得到重用,诗人以此暗示自己年岁已高,功业未成,对于仕途已经无所期待。这一联的描写,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4. 作品点评

《重酬苑郎中(时为库部员外)》是王维酬赠诗中的诗篇,以精妙的用典、含蓄的情感、深刻的哲思,展现了盛唐文人的精神风貌。诗中既有对仕途的无奈与悲叹,又有对政治的讽喻与超脱,体现了王维“诗佛”的独特气质。尽管情感表达略显含蓄,政治立场略显妥协,但整体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仍值得称道,是研究盛唐诗歌与政治生态的重要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送元中丞转运江淮(一作钱起诗)》

下一篇:唐·王维《送李睢阳·一本以前九句自为一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