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方一笑":才相逢刚刚以一笑相对,
# 方:刚刚。
"相送还成泣":又相送变成了阵阵啜泣。
"祖帐已伤离":祖帐里我已经感伤离别,
# 祖帐:为出行者饯行所设的帐幕。古人出行,上路前要祭路神,称“祖”,后来引申为饯行。此句一作“祖帐已伤离”。帐已:一作怅忽。
"荒城复愁入":荒城中我更加发愁独入。
# 荒城复愁入:还得满腹愁苦地回到荒凉的济州城去。荒城:即边城的意思。指齐州。一说指济州。
"天寒远山净":天寒季节远山一片明净,
# 净:国秀集、纪事作“静”。
"日暮长河急":日暮时分大河格外迅急。
# 长河:指济水,齐州在济水南。
"解缆君已遥":解开缆绳你就迅速远去,
# 解缆君已遥:刚解开船缆绳,船就急速顺流而下。解缆:解开系船的缆绳。缆:系船的绳索。遥:远离。
"望君犹伫立":遥望着你的我还久久伫立。
# 伫立:久立。此句一作“望君空伫立”。,犹:一作空。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歌以平易质朴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故友短暂相逢后仓促离别的场景,通过“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的苍茫暮色与急流意象,营造出空寂凄清的送别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离别时的无限怅惘。
2. 写作手法
对比:“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将相逢时的短暂欢笑与相送时的悲伤哭泣进行对比,突出了聚散的反差,强化了离别的伤感,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不舍。借景抒情:“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描绘了寒冷天气中远山的清寂和傍晚时分长河的湍急。“天寒”“日暮”营造出一种寒冷、黯淡的氛围,“远山净”体现出环境的空旷寂寥,“长河急”则暗示了时光的匆匆和离别的急切。诗人借这些萧瑟的秋景,烘托出内心的离愁别绪,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细节描写:“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通过“解缆”这一细节,表明友人乘船离去;“望君犹伫立”则刻画了诗人在友人远去后,依然长久站立凝望的场景。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将离别之情推向高潮,使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眷恋。
3. 分段赏析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两句是写两人的相逢与相别情景。起句语言平实如日常对话,生动地描绘出两人刚相逢露出笑容,可紧接着又要相送,转而悲泣的状态。“相逢”“相送”这两个动作,“方”“还”这两个词,传递出相聚时间短暂、来去匆匆的遗憾之情。“还成泣”既体现出两人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又通过短暂的“笑”反衬出此刻“泣”的悲伤程度之深,使情感表达更加丰富且强烈,看似平常的语句却蕴含着不平常的情感力量。“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两句同样是在叙述离别之事。“祖帐”表明是在进行饯别,“荒城”点明所处之地为济州。这两句意思是在饯别之时,内心已经因离别而伤痛不已,更难以承受送别友人后独自走进这荒凉的济州城的哀愁。“荒城”突出了济州地处偏远的特点,结合王维在济州的境遇,他谪居于此,本就有远离他乡的孤独感和对自身境遇的不甘。而且他与友人皆为天涯沦落人,这样的处境更让他们之间的友情显得格外珍贵,也加重了离别时的哀愁。“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两句是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在与友人的饯别过程中,似乎一直专注于交谈而未留意周围环境,直到友人解缆离去,才注意到这样的景象。天气寒冷,远处的山峦显得格外干净、清晰,傍晚时分,长河水流湍急。这两句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暗示了饯别持续的时间之长。这样的景象与作者此时的心境相契合,友人的离去使他内心产生空虚、落寞之感,而寒冷的天气、日暮的氛围以及湍急的河流,进一步烘托出他此时心绪的烦乱和惆怅。“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两句生动地表现出离别时的场景和作者的情感。“解缆君已遥”写的是友人解开缆绳乘船离去,很快就已经到了很远的地方,表面上写船行速度快,实则隐含着作者对船行速度如此之快的埋怨,不舍友人这么快就离去。“望君犹伫立”中一个“犹”字,将作者伫立原地,久久凝望友人离去方向的执着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并且这两句诗采用谈话的口吻,两个“君”字仿佛作者在心里与友人默默交谈,使情感表达更加亲切、真挚,充分体现出他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眷恋之情。
4. 作品点评
《淇上送赵仙舟》全诗情感浓挚深至,将与友人相逢又送别的不舍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自然素朴,无过多雕琢,却能打动人心。诗中“天寒”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看似不经意间的点染,实则精妙地烘托出情感。正如王文濡所评,“不设色而意自远,是画中之白描高手”,整首诗做到了“淡者屡深”,以平淡之语蕴含深厚之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下一篇:唐·王维《愚公谷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