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áng
zhōu
sài
shén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1
liáng
zhōu
chéng
wài
shǎo
xíng
rén
bǎi
chǐ
fēng
tóu
wàng
chén
jiàn
ér
chuī
qiāng
gòng
sài
chéng
dōng
yuè
shén

译文

凉州城外的路上行人特别少,百里之外的烽火台可以看到虏骑所到之处,尘土飞扬。赛神的边塞军士敲打擂鼓吹着乐器,和城东边越骑校尉的神一起比赛。

逐句剖析

"凉州城外少行人":凉州城外的路上行人特别少,

"百尺峰头望虏尘":百里之外的烽火台可以看到虏骑所到之处,尘土飞扬。

# 虏尘:虏骑所到之处,尘土飞扬。,百尺峰头:指烽火台。

"健儿击鼓吹羌笛":赛神的边塞军士敲打擂鼓吹着乐器,

# 羌笛:古代流行于西羌民族的一种乐器。,健儿:指参加赛神的边塞军士。

"共赛城东越骑神":和城东边越骑校尉的神一起比赛。

# 骑神:指骑射超绝的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凉州赛神》是唐代诗人王维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担任节度判官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卷128第83首,属于边塞题材诗歌。此诗创作于唐代西北边陲军事要地凉州(今甘肃武威),内容涉及当地驻防与民间风俗。全诗四句分别描写了凉州城外行人稀少、戍卒在百尺峰头侦察敌情的景象,以及军中将士击打鼓乐、吹奏羌笛,一同在城东参与“越骑神”赛神活动的场面。诗中“百尺峰头望虏尘”一句表现了边防将士时刻警惕的状态,“共赛城东越骑神”则记载了唐代流行于边塞地区的、融军事与民俗于一体的赛神仪式,呈现出凉州一带在紧张戍守背景下的地方风俗画面。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凉州的风俗活动,兼具军事纪实与地域文化描写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当时王维在河西完成监察任务后,留任节度使府判官,次年才返回长安,与《凉州郊外游望》为同期作品。这一时期是王维人生第二次低谷,他将目光转向民间,从民间汲取养分,创作出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边塞诗。诗中描绘了唐朝军队在凉州城东举行的赛神活动,既展现了军事紧张氛围中的娱乐场景,也体现出赛越骑神这一行为兼具庆祝胜利与鼓舞士气的意义,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军旅生活。

2. 写作手法

渲染:“健儿击鼓吹羌笛”,此句通过对健儿们击鼓、吹羌笛这些具体动作和声音的描写,以声衬景,渲染出赛神活动即将开始时热烈、隆重的氛围,让庆典的热闹场景跃然纸上。

3. 分段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凉州城的一场祭神活动,诗人没有从正面直接铺陈,而是全程采用衬垫的手法来展现。按照常理,赛神仪式本是在城里举行,但诗的第一句“凉州城外少行人”却先从城外写起。“城外少行人”这句,意思是人们都被城里的盛典吸引过去了,这里行人稀少,恰好能反衬出城里参加祭祀的人多得像云一样聚集,到处都是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第二句“百尺峰头望虏尘”写守城的士兵站在高高的烽火台上,警惕地眺望远方,留意着敌人的踪迹。根据史料记载,开元、天宝年间,唐朝西部边境的局势比较平稳,当时吐蕃没有能力大规模入侵唐朝的疆域,即便有战事,也大多发生在遥远的西域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新疆一带)。这种唐朝强大、敌方弱小的局势,一直到安史之乱后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比如王维在这次出使途中写的《使至塞上》,诗中满是胜利的豪情,就是很好的证明。所以这里的“望虏尘”,与其说是真实地描写士兵们严防敌人趁虚而入的警惕心理,不如说是诗人用这样的闲笔来点出边关特有的氛围,就像绘画中“烦添三毛,神情毕见”的手法一样,寥寥几笔便让边关的感觉尽显。第三、四句“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写奏响了乐曲,赛神仪式即将开始。这里用来伴奏的乐器主要是鼓和羌笛。鼓常常和军事行动联系在一起,就像诗句“宵战随金鼓”所描述的那样;而羌笛又以带有塞外的独特情调闻名,在唐诗中,类似“更吹羌笛关山月”“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样的句子有很多。粗犷急促的鼓声和宛转悠扬的笛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韵味,构成了令人心动的壮观场面。而且,鼓和羌笛都是军队中常见的乐器,这里演奏的乐曲也接近军乐,演奏的人也都是士兵。他们祭祀的是主管骑射的“越骑神”。中国上古时代就有通过祭祀仪式来进行战争动员或军事演习的情况,而凉州在当时是胡人和汉人杂居的地方,北方游牧民族的一些习俗可能也传到了这里。这种既崇尚骑射武功又带有娱乐性质的祭神仪式,或许就是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诗中在点出所祭祀的神灵之后就突然结束了,对于赛神的具体场面和整个过程,反而没有再进行描写。

4. 作品点评

诗人未作繁复铺陈,仅以旁衬渲染之法,便将庆典的热烈与新奇尽显。艺术在此呈现出一个无穷且多变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题友人云母障子(时年十五)》

下一篇:唐·王维《左掖梨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