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冠群英":功德超越众人,
"弥纶有大名":治理国家有显赫名声。
"轩皇用风后":黄帝重用风后,
"傅说是星精":傅说如同星辰般灵秀。
"就第优遗老":退休返乡受优待,
"来朝诏不名":上朝时皇帝不直呼其名。
# 来朝诏不名:《英华》注云,叠押名字。
"留侯常辟谷":张良常辟谷修炼,
"何苦不长生":为何徐公却未能长生。
"谋猷为相国":谋略卓著任宰相,
"翊戴奉宸舆":辅佐帝王治理天下。
# 宸:一作乘。
"剑履升前殿":剑履上殿显尊贵,
"貂蝉托后车":貂蝉冠饰随车驾。
"齐侯疏土宇":分封土地显胸襟,
"汉室赖图书":汉室依赖典籍治国。
"僻处留田宅":退隐后留下田宅,
"仍才十顷余":仅十顷有余。
"旧里趋庭日":故乡旧日教诲日,
"新年置酒辰":新年设宴庆贺时。
"闻诗鸾渚客":聆听诗礼的贤士,
"献赋凤楼人":献赋文采的才人。
"北首辞明主":北面辞别圣明君主,
# 首:一作阙。
"东堂哭大臣":东堂哀悼重臣离世。
"犹思御朱辂":仍念驾乘朱红车驾,
"不惜污车茵":不惧弄脏车中坐垫。
"久践中台座":长期担任要职,
"终登上将坛":终登将帅高位。
"谁言断车骑":谁说车马断绝,
"空忆盛衣冠":徒留盛装衣冠。
"风日咸阳惨":咸阳风日凄凉,
"笳箫渭水寒":渭水箫声悲寒。
"无人当便阙":无人接替要职,
"应罢太师官":应当罢免太师之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分段赏析
“功德冠群英,弥纶有大名”:开篇直赞人物功绩卓绝,“冠群英”强调其超越众人的地位,“弥纶”暗指治理国家的才能,奠定全诗崇敬基调。“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以黄帝用风后、傅说为星精的典故,比喻人物如贤臣辅佐明君,突显其治国才能与传奇色彩。“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通过“优遗老”“诏不名”的对比,刻画人物退休后仍受朝廷礼遇的尊荣,暗含对其政治生涯的肯定。“留侯常辟谷,何苦不长生”:借张良辟谷修道的典故,既赞其淡泊名利,又暗含对其未能长生的惋惜,语言含蓄而富有深意。“谋猷为相国,翊戴奉宸舆”:“谋猷”指谋略,“翊戴”表辅佐,以对仗工整的句式展现人物作为宰相的才智与忠诚,突出家国情怀。“剑履升前殿,貂蝉托后车”:通过“剑履”“貂蝉”等服饰细节,描绘人物显赫地位与尊贵身份,画面感强烈,强化其荣耀一生。“齐侯疏土宇,汉室赖图书”:以齐侯分封、汉室藏书暗喻人物功绩,对比其退隐后简朴的田宅,体现淡泊品格与历史贡献的矛盾。“僻处留田宅,仍才十顷余”:用“僻处”“十顷馀”的简朴生活反衬其显赫功绩,表达对其不慕荣利的赞赏。“旧里趋庭日,新年置酒辰”:以“趋庭”“置酒”的日常场景,展现人物晚年与家人团聚的温馨,语言平实却饱含深情。“闻诗鸾渚客,献赋凤楼人”:借“鸾渚”“凤楼”的华美意象,赞其文学才华与宫廷贡献,突显文采与功业的双重成就。“北首辞明主,东堂哭大臣”:“北首辞”“东堂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对君主的忠诚与对同僚离世的悲痛,情感真挚动人。“犹思御朱辂,不惜污车茵”:以“御朱辂”“污车茵”的细节,刻画人物即便身处困境仍心系国家的赤诚,深化其品格高度。“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用“中台座”“上将坛”的晋升历程,概括人物从文臣到武将的辉煌成就,语言凝练有力。“谁言断车骑,空忆盛衣冠”:以反问句式批判时人忘却功臣,暗含对朝廷不公的愤懑,情感由赞转愤。“风日咸阳惨,葭箫渭水寒”:以“惨”“寒”的景物描写渲染凄凉氛围,借景抒情暗示人物晚年的孤寂与时代变迁的苍凉。“无人当便阙,应罢太师官”:结尾直指朝廷无人能继任其职,呼吁罢免虚职,体现对现实的关切与批判,收束全诗于深沉感慨。
上一篇:唐·王维《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
下一篇:唐·王维《赠东岳焦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