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拂地不须折":柳条轻柔拂地不必去攀折,
# 不须:不用。
"松树披云从更长":松树穿云而立枝叶更修长。
# 从:任从。,披云:穿云。披,劈开。
"藤花欲暗藏猱子":藤花将暗欲把猿猴身影藏,
# 猱:猿类,身体便捷,善攀援。,藤花:紫藤花,俗称藤萝,蔓生植物。
"柏叶初齐养麝香":柏叶初齐正养麝散发异香。
# 麝香:指麝香鹿,又名麝,腹腺分泌一种香液叫麝香,喜欢吃柏树叶。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描绘了辋川别业中柳条拂地、松枝披云、藤花藏猱、柏叶养麝的园林景致,借万物各适其性的生态图景,融入道家顺应自然思想,展现维护自然生态的理念,寄寓对生命状态的哲思,反映诗人晚年亦官亦隐生活状态下对自然与生命的体悟。
2. 写作手法
对偶:“柳条拂地不须折,松树披云从更长”运用了对偶的写作手法。“柳条”与“松树”相对,一个柔软低垂,一个挺拔高耸,都是园中植物,词性相同;“拂地”对“披云”,生动地描绘出柳条贴近地面、松树穿透云层的姿态,展现出不同植物的独特风貌;“不须折”和“从更长”在结构和语义上相对,前者传达出对柳条自然生长的呵护之意,后者体现松树在自然中自由生长的状态,使诗句在形式上整齐匀称,在内容上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与表现力。
3. 分段赏析
首句“柳条拂地不须折”,“拂地”生动展现柳条轻柔垂地之态,“不须折”暗含对自然生机的珍视,以质朴语言绘出春日柳条之景。次句“松树披云从更长”,“披云”赋予松树灵动之感,仿佛与云相融,凸显松树挺拔修长。第三句“藤花欲暗藏猱子”,“欲暗”写出藤花繁茂将成荫之态,“藏猱子”增添画面生趣,让静谧藤花间有灵动生机。末句“柏叶初齐养麝香”,“初齐”描绘柏叶整齐生长之貌,“养麝香”赋予柏叶间独特意趣,似有神秘气息,四句相连,勾勒辋川别业清幽且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尽显王维山水诗的细腻与韵味。
下一篇:唐·王维《与卢象集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