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来此哭":我来到此地吊念故友,
# 杨朱来此哭:《列子·仲尼》:“随梧之死,杨朱抚其尸而哭”。
"桑扈返于真":故友就好像真的活着一样。
# 桑扈返于真:桑扈,即桑户。《庄子·大宗师》:“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而子桑户死,未葬……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磋来桑户乎!……而(汝)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返于真,谓人死归于自然。
"独自成千古":故友是一个千古不朽的人,
# 千古:千古不朽,对死者的悼祝之词。
"依然旧四邻":依然活在周围邻居的心里面。
"闲檐喧鸟鹊":悠闲地喜鹊在屋檐喧闹着,
"故榻满埃尘":故居的屋子落满尘埃。
"曙月孤莺啭":夕阳余辉和黄莺的叫声倍显孤单,
"空山五柳春":春天到了,山里面只剩下故友的空室。
# 五柳:此指沈之山居。
"野花愁对客":漫山遍野的花朵满脸的愁容,
"泉水咽迎人":泉水哽咽着迎接来往的客人。
"善卷明时隐":善卷在圣明时代选择隐居,
# 善卷:古之贤士。相传舜尝以天下让卷,卷不受而去,入深山,莫知其终。
"黔娄在日贫":黔娄生前甘守清贫。
# 黔娄在日贫:《列女传》卷二《鲁黔娄妻传》载,黔娄先生在时,“食不充口,衣不盖形;死则手足不敛,旁无酒肉。”黔娄:古贫士,据说是齐国隐士,齐威王很尊敬他。这里说沈居士如善卷、黔娄那样贤能而安贫。
"逝川嗟尔命":时光如流水般消逝,哀叹你生命的短暂,
# 逝川:逝去的流水。
"丘井叹吾身":我身如枯井般衰朽,感慨自身的老迈。
# 丘井:《维摩经·方便品》:“是身如丘井,为老所逼。”鸠摩罗什注:“丘井,丘墟枯井也。”
"前后徒言隔":我们相隔的时间也不多,
# 言隔:言语隔绝。
"相悲讵几晨":相悲的时间过不了几天。
# 讵:岂也。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悼亡诗,全诗情感跌宕,结构缜密。字里行间浸透诗人泣血般的哀思。通过桑扈、陶潜、善卷、黔娄等历史高士的意象叠映,将亡友沈居士塑造成超脱世俗的隐逸典范。
2. 写作手法
拟人:“野花愁对客,泉水咽迎人”将自然景物人格化:野花含愁、泉水呜咽,赋予无生命之物以哀恸之情,构建“万物同悲”的意境。借古喻今:“杨朱来此哭”化用《列子》中杨朱抚尸而泣的典故,暗示诗人亲临故友山居的悲痛场景;“善卷明时隐”以舜让天下而善卷不受的典故,隐喻沈居士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格。
3. 分段赏析
第一句“杨朱来此哭,桑扈返于真”:以杨朱(战国哲人)抚尸而哭的典故开篇,渲染悲痛氛围;桑扈“返于真”则借道家“返归自然”的生死观,暗示友人已超脱尘世。第二句“独自成千古,依然旧四邻”:“独自成千古”赞颂友人精神不朽,“依然旧四邻”却以周遭不变的景物反衬生死之隔,凸显诗人对生命短暂的哲学叩问。奠定全诗“悼亡”与“哲思”交织的基调。第三句“闲檐喧鸟鹊,故榻满埃尘”:“闲檐喧鸟鹊”以喧闹反衬孤寂,“故榻满埃尘”直写人去楼空的荒凉。第四句“曙月孤莺啭,空山五柳春”:“曙月孤莺啭”以春夜清景反衬悲情,“空山五柳春”借陶渊明典故暗喻隐逸理想,情感从荒寂转向更深层的孤独。第五句“野花愁对客,泉水咽迎人”:“野花愁对客”与“泉水咽迎人”赋予自然以人性哀愁,构建“物我同悲”的意境。第六句“善卷明时隐,黔娄在日贫”:善卷(拒受帝位的贤士)、黔娄(安贫守志的隐者)的典故,将友人比作古代高士,赞其“安贫乐道”的品格,使私人悼亡升华为对士人精神的集体追索。第七句“逝川嗟尔命,丘井叹吾身”:“逝川”(流水喻生命无常)与“丘井”(枯井喻肉身衰老)化用《维摩诘经》意象,体现王维对佛教“空寂”观的体悟。第八句“前后徒言隔,相悲讵几晨”:“相悲讵几晨”以反问收尾,既哀叹生命短暂,又暗示诗人与友人精神相通,突破生死界限,达到“精诚感通”的境界。
4. 作品点评
《过沈居士山居哭之》全篇结构独具匠心:首尾各以四句直陈胸臆,既倾泻对知己永诀的椎心之痛,又以大开大合之势打破排律体式的拘谨。中段三联运用多重写景技法递进悲情——“闲檐鸟鹊喧,故榻埃尘满”以物是人非的荒寂直击生死永隔;“曙月孤莺啭,空山五柳春”借盎然春意反衬山居空茫,倍增物候无情之慨;至“野花愁对客,泉水咽迎人”更臻化境,赋予草木川流以人格化的哀恸,形成天地同悲的戏剧张力。
# 挽诗得此,神理不减。起结各用一意四句,长篇不如是则冗。沈云卿《玩月》,李白《送储邕》,通用此局阵,其源亦自康乐、玄晖来。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
# “曙月”二句悲意在言外,“野花”二句悲意在景中。吴山民曰:通篇清婉凄切。“成千古”二语,发出几许辛酸,“善卷”、“黔娄”隐喻居士,佳。
清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下一篇:唐·王维《早入荥阳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