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迟动车马":依依不舍地驾驶马车,
# 依迟:依依不舍的样子。
"惆怅出松萝":心中惆怅,因为不得不离开这松萝垂绕的地方。
# 松萝:女萝。地衣门植物。体呈丝状,直立或悬垂,灰白或灰绿色,基部多附着在松树或别的树的树皮上,少数生于石上。此处借指山林。
"忍别青山去":忍着伤感离开这片青山,
"其如绿水何":如何舍得此处的绿水。
# 其如:怎奈;无奈。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三句通过“动”“出”“别”三个动作,描绘了诗人迟缓地驱动车马,满怀惆怅地走出松萝环绕的辋川别业,依依不舍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末句“其如绿水何”写诗人按计划离开的理性,被不舍离开的感性暂时取代了,随着车轮滚滚向前,离山中居所越来越远。全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离别时内心的惆怅与对辋川别业的不舍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松萝”“青山”“绿水”等景物,不仅描绘出了辋川别业优美的自然环境,更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诗人将自己的不舍之情融入到这些景物之中,借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来抒发离别之痛,使情与景相互交融,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3. 分段赏析
《别辋川别业》首句“依迟动车马”描绘出诗人驱动车马时迟缓的状态,“依迟”二字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不舍,不愿离开的情绪。次句“惆怅出松萝”则直接点明了诗人此时惆怅的心情,“出松萝”交代了诗人离开的地点是松萝环绕的辋川别业,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第三句“忍别青山去”中的“忍”字,强调了诗人是强忍着内心的痛苦与不舍离开青山,突出了离别的艰难。前三句“依迟”“惆怅”“忍别”,反复地渲染,使得这首诗的情态变得浓烈而动人。末句“其如绿水何”句意一转,没有继续描写离开的动作,“松萝”的山居近景已经被“青山”“绿水”这些概写之景取代,诗人在依依不舍中,已经离山中居所越来越远。
4. 作品点评
《别辋川别业》这首诗平淡自然地传达了诗人对山中景致与生活的依依不舍之情,短短二十字展现了王维诗歌的艺术魅力。“忍别青山去”一句,将诗人对别业山水的眷恋之情表达得细腻动人,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离别时内心的惆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王维晚年淡泊超脱的诗风。
上一篇:唐·王维《送钱少府还蓝田》
下一篇:唐·王维《济州过赵叟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