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雷天堑":黄河天堑水气如云、水势如雷,
# 云雷:指军队声威之盛。
"金汤地险":金城汤池地势险要,
# 金汤:金属造的城,沸水流淌的护城河。形容城池险固。《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唐颜师古注:“金以喻坚,汤喻沸热不可近。”
"名藩自古皋兰":这兰州自古就是地方重镇。
# 皋兰:山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南。《汉书·霍去病传》:“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名藩:地方重镇。《晋书·王国宝传》:“时王恭与殷仲堪并以才器,各居名藩。”藩:本意是藩篱,引伸为屏藩内地的边城。
"营屯绣错":驻军的营地如锦绣交错,
# 绣错:如锦绣交错。,营屯:驻军营寨;驻防军。
"山形米聚":山形陡峭,
# 山形米聚:聚米为山,规划军事行动,如近代的沙盘作业。米聚:比喻山形陡峭。化用《后汉书·马援传》马援“聚米为山,指画形势”之典。
"喉襟百二秦关":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
# 百二秦关:自《史记·高祖本纪》化出,是说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雄士。,喉襟:喻要害之地。《晋书·石勒载记上》:“邺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阳,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
"鏖战血犹殷":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见阵云冷落":只见战场上的阵云已渐冷落,
"时有雕盘":不时有大雕在空中盘桓。
"静塞楼头":皋兰城楼的楼头,
# 静塞楼:大约是皋兰城楼的名称。
"晓月依旧玉弓弯":那轮晓月依旧像玉弓一样弯。
"看看":看吧,
"定远西还":班超出使西域归来。
# 定远:东汉班超立功西域,封定远侯。后人称为班定远。定远为其省称。
"有元戎阃令":主将已经发下将令,
# 阃令:将令也。阃,城郭的门槛。,元戎:指军事统帅。
"上将斋坛":皇上将要设坛拜将。
# 斋坛:拜将的坛场。
"区脱昼空":西夏营垒的白天空无一人,
# 区脱:匈奴语。指汉时与匈奴连界的边塞所立的土堡哨所。《汉书·苏武传》:“区脱捕得云中生口。”唐颜师古注引东汉服虔曰:“区脱,土室,胡儿所作以候汉者也。”一说指双方都管辖不到的边境地带。王先谦补注引沈钦韩曰:“区脱犹俗之边际,匈奴与汉连界,各谓之区脱。”后亦泛称边境哨所。这里指西夏营垒。
"兜铃夕解":傍晚烽火举起,
# 解:一作“举”。,兜铃:一作“兜零”,此代指烽火。《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南北朝裴骃《集解》引汉文颖曰:“作高木橹,橹上作桔槔,桔槔头兜零,以薪置其中,谓之烽。”《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修烽燧”唐李贤注引《广雅》:“兜零,笼也。”
"甘泉又报平安":又传来了甘泉宫平安的消息。
# 甘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本秦宫。汉武帝增筑扩建,在此朝诸侯王,飨外国客;夏日亦作避暑之处。《三辅黄图·甘泉宫》:“一曰云阳宫......始皇二十七年作甘泉宫及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汉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周回一十九里,中有牛首山,望见长安城。”
"吹笛虎牙闲":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也闲置不用了。
# 闲:一作“间”。,虎牙:指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
"且宴陪珠履":暂且在宴会上陪着众多贵客,
# 珠履:指代高级门客。
"歌按云鬟":欣赏着歌女的表演。
# 云鬟:指在宴上伴舞陪酒作乐的歌女。
"招取英灵毅魄":招回那些英灵忠魂,
# 英灵毅魄:指牺牲的烈士灵魂。
"长绕贺兰山":让他们长久地环绕在贺兰山旁。
无需生产
邓千江,临洮人,生平不详。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边塞词,描绘了兰州险要的边塞地势与战后场景,运用典故展现边疆战场风貌,赞颂守边将帅的卓越功绩,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烈士英灵的缅怀和对将士英名长存的乐观期许。
2. 写作手法
用典:本词用典突出,贴切运用大量典故,如“营屯绣错,山形米聚”中的“绣错”出自《战国策・秦策》“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原指秦韩之地交错如绣,这里用来形容边疆战场的布局复杂;“米聚”出于《东观汉记》中马援劝光武伐隗嚣,“聚米为山川地势,上曰,虏在吾目中矣”,此处以马援聚米为山川地势来比喻边疆将领对地形的熟悉和战略的筹划。又如“上将斋坛”出自也出于《史记》,萧何荐韩信于刘邦,须拜为大将,言:“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这里以韩信拜将的典故来称赞张太尉超群绝伦的将帅之才。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三句,便以雄浑笔触凸显边塞的雄伟气势。词人从兰州古城的险固之处着墨,“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凭借着水气蒸腾如云、浪涛轰鸣如雷的黄河天堑,再加上固若金汤的城池,一句“名藩自古皋兰”更显其稳固非凡。“营屯绣错”三句,巧妙化用典故:“绣错”源自《战国策·秦策》“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米聚”出自《东观汉记》中马援向光武帝进言,以米堆积模拟山川地势,助其洞察敌情;“百二秦关”则典出《史记·高祖本纪》。三个典故的运用,生动勾勒出边疆战场的宏大场景,也表达出边疆战士守卫雄关的自豪之情。“鏖战血犹殷”以下五句,词人另辟蹊径,不直接描写两军交锋的激烈场面,而是着力渲染战后特有的萧杀氛围。“鏖战血犹殷”,足见战斗之惨烈,不难想象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景象。更可见烟云惨淡的天空下,贪食血肉的猛雕盘旋不去,觊觎着满地尸骨。“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明亮的弯月如同一把玉弓,看似宁静的景象却时刻提醒着人们,即便鏖战暂时停歇,边塞归于寂静,但敌人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这五句写大动荡后的静景,但静中有动,表现边关的战争状态。下片转而赞颂守边将帅的卓越功绩。“看看,定远西还”两句,用词质朴却气势非凡。“定远”指东汉定远侯班超,他出使西域,功绩卓著。这里既歌颂班超的赫赫战功,也暗中称赞张太尉守边的杰出成就。“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两句,同样引用典故。“元戎阃命”出自《史记》,冯唐为云中守魏尚辩解时提及,古代帝王委将军以重任,临行前会说:“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以此强调边疆将帅责任重大;“上将斋坛”则源自《史记》中萧何力荐韩信,刘邦需斋戒设坛,以隆重之礼拜韩信为大将的典故,借此盛赞张太尉具有魏尚、韩信般超群绝伦的将帅之才。“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三句,“区脱”为匈奴语,指代边疆哨所,这里指西夏营垒;“兜零”代指烽火。此三句通过边疆平安无事的具体场景,彰显张太尉守城有方,令敌人不敢进犯的赫赫功绩。“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描绘出将士们吹笛作乐、歌舞升平、宴饮欢聚的悠闲场景,一派安宁祥和。“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两句,由眼前欢快安宁的景象,联想到为守卫边陲而壮烈牺牲的战士。词人以祭奠英灵、赞颂功绩作结,既寄托了深沉的哀思,又流露出将士们的英名与贺兰山同在的乐观精神。
4. 作品点评
此词在景物描写上,以雄浑笔触赞叹军营地势雄伟、军旅气势豪壮;于战场刻画中,不落俗套,避开刀光剑影的正面描绘,转而聚焦战后场景,凸显将士英姿;在刻画将帅形象时,未直接铺陈其英勇豪迈,而是借典故言其功绩可比肩魏尚、韩信;在情感抒发方面,既有举杯欢庆的热烈场面,又不乏慷慨凛然的英雄豪情。全词行文流畅自然,节奏铿锵有力,将雄豪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 金人乐府,称邓千江《尘海潮》为第一。
明杨慎《词品》
# 可与苏子瞻《百字令》、辛幼安《摸鱼儿》相颉颃。
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