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旗一碧到云边":陈巴尔虎旗这个地方一望无际的碧绿大草原直达天际的白云那边,
# 陈旗:指陈巴尔虎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
"莫谓江南景独妍":不要光说江南的风景独好。
# 谓:说。
"六月人归花满地":正是每年的六月,牧民们归来放牧,野花满地,
"随时雨过翠连天":不时的阵雨下过,苍翠欲滴的颜色连着天边。
"远丘流雪群羊下":远处的山坡上雪白的羊群像飘动的雪花,
"大野惊风匹马还":广袤的原野上回归的马群惊起一阵狂风。
"隐隐牧歌何处起":隐隐约约的牧歌声不知是哪里响起,
"遥看公社立炊烟":远远望去,公社那边人们做饭的炊烟直立立升上空中。
"主人好客手抓羊":主人热情好客,用手抓羊肉来招待我们,
# 主人好客手抓羊:主人好客,待以手抓全羊。
"乳酒酥油色色香":那席上的乳酒酥油样样都十分味美色香。
"祝福频频难尽意":在席上你来我往的祝福始终是难以倾尽自己的心意,
"举杯切切莫相忘":让我们共同举杯,切莫忘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老翁犹唱当年曲":那位老人家还在唱着旧时候所唱的曲子,
# 老翁:中国古代对老年男人的称呼。含尊重意。
"少女新添时代装":小姑娘却已经换上了新时代的服装。
"蒙汉情深何忍别":蒙古族与汉族之间的情谊十分深厚,当真不忍就此离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在这天涯碧草的景色当中依依惜别,不知不觉间已经是夕阳西下了。
现代小说家、剧作家,人民艺术家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另有絜青、鸿来、絜予、舍、非我等笔名。满族,生于北京。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1957年发表的《茶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杰出话剧作品之一。老舍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其作品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品有小说《猫城记》《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剧本《方珍珠》《春华秋实》等。有《老舍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律诗,也是一组纪游诗。通过描写陈旗草原的自然景观,如“陈旗一碧到云边”“六月人归花满地”等,营造出壮美且富有生机的氛围,表达对草原风光的赞美。又通过描述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如“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以及蒙汉之间的交流互动,展现蒙汉情深,歌颂了民族团结友好的情谊。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首联:“陈旗一碧到云边,莫谓江南景独妍”,开篇直接描绘陈旗草原一碧千里直至天边的壮阔景象,然后通过与江南景色对比,强调陈旗草原之美毫不逊色,引起读者对草原景色的好奇与向往。颔联:“六月人归花满地,随时雨过翠连天”,具体描写六月草原的景色,人们归来时看到满地鲜花,雨后翠色连天,从视觉角度展现草原夏季的绚烂与葱郁,营造出一幅色彩斑斓的草原画卷。颈联:“远丘流雪群羊下,大野惊风匹马还”,运用比喻手法,将远丘上的羊群比作流雪,生动地写出羊群的洁白与动态美,“大野惊风匹马还”则描绘出草原上骏马在风中归来的画面,一静一动,展现草原的广袤与生机。尾联:“隐隐牧歌何处起,遥看公社立炊烟”,以隐隐传来的牧歌和远处公社升起的炊烟结尾,给人以悠远、宁静之感,使草原画面更加完整,增添了草原生活的祥和氛围。第二首:首联:“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描绘蒙古族主人热情好客,准备手抓羊、乳酒和酥油,从食物的角度展现蒙古族的生活特色,“色色香”三字生动地写出食物的诱人,让人感受到主人的盛情。颔联:“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写宾主之间频频祝福,尽情畅饮,表达出彼此深厚的情谊,希望不要忘记这相聚的美好时光,情感真挚浓烈。颈联:“老翁犹唱当年曲,少女新添时代装”,通过对老翁和少女的细节描写,体现蒙古族人民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紧跟时代步伐,展现出草原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尾联:“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直抒胸臆,点明蒙汉之间情谊深厚不忍分别,大家在夕阳下的碧草天涯间倾诉衷肠,将蒙汉情谊推向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