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头广陵近":登楼望广陵距离并不远,
# 广陵:今江苏扬州。
"九月在南徐":暮秋九月到达南徐之地。
# 南徐:州名。今江苏省镇江市。
"秋色明海县":秋高气爽临海之县景物分明,
# 海县:靠海的县。
"寒烟生里闾":里巷中一缕缕寒烟升起。
# 里闾:里巷,乡里。
"夜帆归楚客":楚客们在夜晚乘船归来,
# 楚客:泛指客居他乡的人。
"昨日度江书":刚收到渡江送来的音书。
"为问易名叟":请问那隐名埋姓的老叟,
# 易名:更名,隐姓埋名。
"垂纶不见鱼":垂钓却为何不见鱼上钩。
# 垂纶:垂钓。这里用吕尚在渭水之滨垂钓得遇文王的典故。纶:钓鱼丝线。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描绘“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明丽的秋色与寒烟弥漫的里闾形成鲜明对比,以秋景的萧索、寒烟的迷离,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客居他乡的孤独、惆怅之情。正衬:“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以楚客夜帆归乡,衬托诗人自己客居未归的处境,强化了诗人的羁旅愁思;同时,归客的行动与诗人的滞留形成动静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寂寥。
2. 分段赏析
首联点题与铺垫:“楼头广陵近,九月在南徐”开篇点明自己所在位置(南徐,且楼头可见广陵)与时间(九月),为下文描写当地景色、叙述相关事件及抒发情感做铺垫。颔联颈联景事结合:颔联写景,颈联叙事,两联紧密相连,景中含情,事中见情,共同营造出客居氛围,推进情感表达。景色的描绘为叙事烘托气氛,叙事则进一步深化诗人客居的情绪。尾联以问结情:“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以询问“易名叟”垂钓无果作结,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感慨,而是通过这一询问,让读者自行体会其中蕴含的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对生活所求不得的感慨,含蓄蕴藉,余味无穷,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
# 王昌龄“楼头广陵近”、“遥林梦亲近”二首,甚类浩然。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
# 不见鱼又深于不在鱼矣。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气体高妙,无丝毫腐俗语犯其笔端。
清胡棠、吴煊《唐贤三昧集笺注》
上一篇:唐·张九龄《耒阳溪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