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ǎng
广
líng

朝代:唐作者:王昌龄浏览量:2
lóu
tóu
guǎng
广
líng
jìn
jiǔ
yuè
zài
nán
qiū
míng
hǎi
xiàn
hán
yān
shēng
fān
guī
chǔ
zuó
jiāng
shū
wèi
wèn
míng
sǒu
chuí
lún
jiàn

译文

登楼望广陵距离并不远,暮秋九月到达南徐之地。秋高气爽临海之县景物分明,里巷中一缕缕寒烟升起。楚客们在夜晚乘船归来,刚收到渡江送来的音书。请问那隐名埋姓的老叟,垂钓却为何不见鱼上钩。

逐句剖析

"楼头广陵近":登楼望广陵距离并不远,

# 广陵:今江苏扬州。

"九月在南徐":暮秋九月到达南徐之地。

# 南徐:州名。今江苏省镇江市。

"秋色明海县":秋高气爽临海之县景物分明,

# 海县:靠海的县。

"寒烟生里闾":里巷中一缕缕寒烟升起。

# 里闾:里巷,乡里。

"夜帆归楚客":楚客们在夜晚乘船归来,

# 楚客:泛指客居他乡的人。

"昨日度江书":刚收到渡江送来的音书。

"为问易名叟":请问那隐名埋姓的老叟,

# 易名:更名,隐姓埋名。

"垂纶不见鱼":垂钓却为何不见鱼上钩。

# 垂纶:垂钓。这里用吕尚在渭水之滨垂钓得遇文王的典故。纶:钓鱼丝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客广陵》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点明时间与地点,奠定全诗基调。颔联描绘海边秋景与乡村寒烟,展现旅途风光。颈联写诗人乘船归乡的情景,暗示旅途行迹。尾联以垂钓无果的细节,表达怅惘之情。王昌龄运用借景抒情与衬托等手法,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诗中情感含蓄而复杂,带有怅惘的情绪,体现了王昌龄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细腻”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描绘“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明丽的秋色与寒烟弥漫的里闾形成鲜明对比,以秋景的萧索、寒烟的迷离,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客居他乡的孤独、惆怅之情。正衬:“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以楚客夜帆归乡,衬托诗人自己客居未归的处境,强化了诗人的羁旅愁思;同时,归客的行动与诗人的滞留形成动静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寂寥。

2. 分段赏析

首联点题与铺垫:“楼头广陵近,九月在南徐”开篇点明自己所在位置(南徐,且楼头可见广陵)与时间(九月),为下文描写当地景色、叙述相关事件及抒发情感做铺垫。颔联颈联景事结合:颔联写景,颈联叙事,两联紧密相连,景中含情,事中见情,共同营造出客居氛围,推进情感表达。景色的描绘为叙事烘托气氛,叙事则进一步深化诗人客居的情绪。尾联以问结情:“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以询问“易名叟”垂钓无果作结,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感慨,而是通过这一询问,让读者自行体会其中蕴含的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对生活所求不得的感慨,含蓄蕴藉,余味无穷,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王昌龄“楼头广陵近”、“遥林梦亲近”二首,甚类浩然。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

# 不见鱼又深于不在鱼矣。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气体高妙,无丝毫腐俗语犯其笔端。

清胡棠、吴煊《唐贤三昧集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九龄《耒阳溪夜行》

下一篇:唐·杜甫《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