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王昌龄浏览量:2
táo
huā
miàn
táo
zhī
kāi
huáng
zhuàn
shāng
xīn
jìng
tái
qīng
zhēng
xiàng
míng
yuè
bàn
chūn
fēng
lái

译文

桃花向四面绽放,桃叶在枝头一枝独开。天色将晚黄鹂婉转啼叫,对着玉制的镜台我满心悲伤。对着明月弹奏起古筝,谁知半夜才有春风吹来。

逐句剖析

"桃花四面发":桃花向四面绽放,

"桃叶一枝开":桃叶在枝头一枝独开。

"欲暮黄鹂啭":天色将晚黄鹂婉转啼叫,

"伤心玉镜台":对着玉制的镜台我满心悲伤。

# 玉镜台:玉制的镜台。《世说新语·假谲》载,温峤姑有女,嘱峤觅婿。峤曰:“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诺,少日报云已觅得婚处,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始知新婿即垸也,女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

"清筝向明月":对着明月弹奏起古筝,

"半夜春风来":谁知半夜才有春风吹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古意》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春景为背景,描绘了桃花盛开、黄鹂啼鸣的生机盎然之景,却通过“伤心玉镜台”一句,将女子的孤寂与哀愁融入其中,形成了乐景衬哀情的艺术效果。全诗运用对比与象征手法,以春日明媚的景象反衬人物内心的感伤,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前两句描绘春景,后两句转入抒情,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烘托出女子内心的孤寂与哀愁。这首诗展现了王昌龄诗歌的细腻与深刻,既描绘了春日的明媚,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将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全诗以春日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桃花盛开、黄鹂啼叫等自然景象,反衬出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哀怨。诗中“玉镜台”“清筝”等意象,进一步烘托出女子的思念之情和内心的凄凉。最后以“半夜春风来”作结,既写出了时间的推移,又暗示了女子对未来的渺茫期待,展现了思念与孤独交织的情感主题。

2. 分段赏析

“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开篇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桃花向四面绽放,桃叶在一枝上生发,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日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天色将晚,黄鹂鸟的啼叫更添几分凄凉,女子对着玉镜台,心中满是伤感。这里的“玉镜台”象征着女子的孤独与思念。”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女子在明月下弹奏古筝,清冷的琴声与明月相映成趣,而半夜的春风则带来了些许慰藉,但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难以排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春日上方即事》

下一篇:唐·李白《玉真仙人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