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shàng
fāng
shì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2
hào
gāo
sēng
chuán
shí
kàn
fāng
jiū
xíng
jiāng
zhàng
guī
yòng
zhī
chuáng
liǔ
chūn
shān
yìng
huā
niǎo
cáng
běi
chuāng
táo
xià
xián
zuò
dàn
fén
xiāng

译文

喜欢阅读《高僧传》,有时常翻看《辟谷方》。鸠鸟之形被刻于玉杖,龟壳用来撑床。青青的杨柳似遮掩了青山之色,黄昏时候归来的飞鸟栖落在梨树花间。每日悠闲地坐在北窗的桃李之下,焚香诵禅。

逐句剖析

"好读高僧传":喜欢阅读《高僧传》,

# 高僧传:书名,十三卷,附录一卷,南朝梁和尚慧皎撰,所载自后汉永平十年(67年)至梁天监十八年(519年)高僧二百五十七人的事迹,附录载二百余人。,好:爱好。

"时看辟谷方":有时常翻看《辟谷方》。

# 辟谷方:记载辟谷术的单方。辟谷,谓不食五谷。

"鸠形将刻杖":鸠鸟之形被刻于玉杖,

# 鸠形将刻杖:汉朝制度,仲秋八月,县尊要出衙按户访问老人,凡上七十岁的,都赠送一柄玉杖、糜粥以庆寿,八十、九十岁的,礼物加重,赠比一般的长一尺,一端雕刻鸠形的玉杖。鸠,不噎的鸟,赠鸠杖,祝老人不噎。这句诗说明老僧年事高迈。

"龟壳用支床":龟壳用来撑床。

# 龟壳用支床:据《史记·龟策列传》载,南方一老人用龟支床脚,二十余年,老人死后,把床搬开,发现龟仍然活着。一般都认为龟能行气导引。此言其长寿之意。

"柳色春山映":青青的杨柳似遮掩了青山之色,

# 映:《语辞集释》:“蒋绍愚说,映,义同掩,即遮掩或隐藏之意。”,春:一作青。

"梨花夕鸟藏":黄昏时候归来的飞鸟栖落在梨树花间。

# 夕鸟:黄昏时归栖的鸟。,梨花:蜀刻本、律髓、活字本作“花明”。一作花明。

"北窗桃李下":每日悠闲地坐在北窗的桃李之下,

"闲坐但焚香":焚香诵禅。

# 焚:烧。,但:只。,坐:一作步。,闲:律髓作“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日上方即事》为唐代王维所作。主题围绕寺庙老僧展开,内容从多学不凡、年高久居,到借景烘托志趣,再到展现心境。写作上运用白描手法。首联见其学识,颔联借典述其年岁经历,颈联以景衬人,尾联显其心境。该诗无赘笔,自然流畅地塑造出超然佛门的老僧形象,尽显其独特气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春日上方即事》由唐代王维所作。王维受虔诚佛教徒母亲的影响,其思想与生活浸染着佛教色彩,又因对现实不满,逐渐淡漠世事,笃志奉佛。即便为官,也常以禅诵为事。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是他前往僧院访问期间,有感于寺庙中的所见所闻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写人物(老僧)的诗,诗歌描绘了寺庙中老僧的形象与生活情境。首联展现老僧好学,研读高僧传记、探寻辟谷之方;颔联用典暗示老僧年迈且在庙已久;颈联通过描绘柳色春山、梨花夕鸟的景色,烘托出老僧闲逸的志趣;尾联刻画老僧于桃李下焚香闲坐,体现其宁静超脱的心境。全诗通过对老僧的描写,表达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2. 写作手法

白描:全诗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等,用简洁的语言叙述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物品使用,勾勒出诗人的日常和形象。用典:诗中“鸠形将刻仗”运用典故,“鸠形”形容老人身体瘦削,“刻仗”常与尊老典故相关,借此暗示老僧年事已高;“龟壳用支床”源自《史记》中南方老人用龟支床,龟历经五十余年依然活着的故事,借此表明老僧在寺庙居住已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

3. 分段赏析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用词质朴自然,“好读”“时看”生动体现老僧对高僧事迹的追求以及对特殊修炼方法的关注,从侧面烘托出他对佛门的虔诚以及超脱尘世的志趣,巧妙暗示其身份。“鸠形将刻仗,龟壳用支床”:运用典故精准巧妙,“鸠形刻仗”“龟壳支床”两个意象,生动展现出老僧的年迈与生活的古朴,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老僧的形象特征,以形象化的语言替代抽象叙述,内涵丰富。“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映”“藏”二字炼字精妙,描绘出柳色与春山相互映衬,夕鸟在梨花间藏匿的画面,动静结合,层次分明,色彩鲜明。借景烘托出老僧恬淡闲适的心境,同时展现出浓郁的诗画意境。“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闲坐”“焚香”两个动作简洁却传神,勾勒出老僧悠然自得的状态,既表现出其春日闲情,又透露出虔诚佛心。“北窗桃李下”的场景描写,与前文景致呼应,使整首诗情境交融,自然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新异。

宋刘辰翁《王摩诘诗评》

# 三、四新异。

元方回《瀛奎律髓》

# 此非右丞佳处,况皆习用之典,不得以新异目之。后四句,柳、花、桃李,用字颇杂,明字不对色字。

清纪昀《瀛奎律髓》

# 腹联明秀。

清冯班《瀛奎律髓》

# 王摩诘“梨花夕鸟藏”,杜子美“山精白日藏”,一风华,一森峭。

清宋征璧《抱真堂诗话》

# 清俊恬淡。

清顾可久《抱真堂诗话》

# 《春日上方即事》,后半忽作绮语,亦反观法,玩“但焚香”三字可见。

清乔亿《剑溪说诗又编》

# 窗外窗内,相映成趣,在骀荡的春光中,生机与静谧得到了和谐统一。正是春意盎然,禅意也盎然。

现代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胡遂《中国佛学与文学》

# (这首诗)好像是在客观的描述,实际上,诗人在表现上方的幽静之乐,古朴之趣时,极力赞赏倾慕老僧的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从这里可以看出,他那看破红尘,远离现实,希求在静寂中生活,在淡漠中度日的心态。诗人的佛心禅意表现得十分明显。可以说,诗人笔下的老僧,仿佛就是诗人自己。

现代贵州大学古代文学教授房开江《王维孟浩然诗歌名篇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骆宾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萤》

下一篇:唐·王昌龄《古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