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快心事":平生最畅快之事,
"东来识此雄":莫过于在东方结识真正的英雄豪杰。
"学空秦火后":在焚书坑儒的文化废墟后重建学问,
"功就楚歌中":在四面楚歌的绝境里建立功勋。
"大陆成争鹿":神州大地已成群雄逐鹿场,
"沧瀛蛰老龙":沉睡的东方巨龙仍在蛰伏。
"牛刀勿小试":莫让宰牛利刃闲置,
"留我借东风":且留待我借取东风。
# 留我借东风:旧注:别大隈伯一首。伯有自述《昔日谭》一书,自言其所学渊源。伯一生立于逆境,作事时遇反对,每挫败而气转壮,卒底于成。余服之。
近代维新派领袖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宏猷、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今江门市新会区)人,清光绪举人。他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其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早年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以“新民体”式新散文传播新学,影响巨大。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代表作品有《变法通议》《少年中国说》。著作辑为《饮冰室合集》,今辑有《梁启超全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第一快心事,东来识此雄”,以直白畅快的语言直抒胸臆,直接点明作者东行途中结识英雄豪杰是人生最快意之事,开篇便将欣喜之情展露无遗,奠定了全诗豪迈激昂的情感基调。颔联“学空秦火后,功就楚歌中”,巧妙运用“秦火”“楚歌”的典故,“秦火”代指文化历经磨难,“楚歌”象征着成就功业,含蓄地表达出对豪杰在艰难环境中传承文化、建功立业的赞美与钦佩。颈联“大陆成争鹿,沧瀛蛰老龙”,运用比喻,将神州大地比作群雄逐鹿的战场,把海洋比作蛰伏巨龙之处,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当时天下纷争、局势动荡,各方势力暗中蓄势待发的紧张局面,流露出作者对时局的深刻洞察与担忧。尾联“牛刀勿小试,留我借东风”,“牛刀小试”化用成语,以幽默且恳切的语气,期望豪杰不要轻易在小事上施展才华,而是要留待关键时刻,与自己一同把握时机、成就大业,展现出作者渴望与豪杰携手共创辉煌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