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皇华记":出使的荣光还在记忆里鲜明,
"凄凄去国吟":离国的悲吟却已如此凄清。
"出匡恩未报":像孔子离开匡地那样蒙受的恩情尚未报答,
"赠缟爱何深":友人赠送白绢的情谊又是多么深厚。
"重话艰难业":再次谈起那艰难的事业,
"商量得失林":一同探讨成败得失的缘由。
"只身浮海志":孤身渡海的壮志在胸,
"使我忆松阴":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吉田松阴。
近代维新派领袖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宏猷、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今江门市新会区)人,清光绪举人。他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其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早年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以“新民体”式新散文传播新学,影响巨大。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代表作品有《变法通议》《少年中国说》。著作辑为《饮冰室合集》,今辑有《梁启超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通过离别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在变革时代中的豪情与哲思,国家命运的担忧、对未酬壮志的遗憾,也有对友人相助的感激以及自身志向的坚守
2. 写作手法
用典:“赫赫皇华记”“皇华”出自《诗经·小雅·皇皇者华》,原指使者出使时的荣耀场景,后常用以代指出使的使命与荣光。此处用“皇华记”暗指自己曾参与的维新事业或类似的救国使命,虽未明言,却借经典意象唤起对理想与责任的联想,与后文“去国”的凄凉形成对比,暗含壮志未酬的感慨。“赠缟爱何深”“赠缟”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后以“赠缟”代指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与相互馈赠。诗人用此典形容日本友人的帮助如同古人赠缟般真挚,将现实中的情谊与历史典故相勾连,凸显了跨国知己间的深切关怀,比直白抒情更显含蓄深沉。
3. 分段赏析
首联“赫赫皇华记,凄凄去国吟”,“赫赫皇华”原指使者出行的荣耀,此处可能暗指自己曾有过的使命或经历。“凄凄去国吟”则直抒离国之苦,“凄凄”二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展现出被迫离开祖国的无奈与哀愁,同时也隐含着对国家前途的忧虑。颔联“出匡恩未报,赠缟爱何深”,“出匡”可理解为逃离困境,诗人感慨自己受恩于他人(据注释,可能是伊藤侯),助其脱险及提供远游费用,然而却未能报答恩情,内心充满愧疚。“赠缟”表示友人的馈赠,“爱何深”强调这份情谊的深厚,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相助的感激之情。颈联“重话艰难业,商量得失林”,写诗人与友人再次谈及国家艰难的事业,探讨其中的得失,展现出对国家变法图强等事业的执着关注,虽历经挫折,仍未放弃对救国之路的思考。尾联“只身浮海志,使我忆松阴”,诗人孤身浮海,却心怀壮志,不禁想起吉田松阴,以吉田松阴蹈海之事自勉。吉田松阴是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先驱者,诗人借其事迹,表明自己虽只身漂泊,仍将坚守志向,不畏艰难,继续为理想而奋斗。
上一篇:清·屈大均《梦江南四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