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qiū
liǔ

朝代:清作者:纪映淮浏览量:3
liú
shuǐ
diǎn
qiū
guāng
ài
xiāo
shū
shù
háng
xíng
rén
wǎn
bié
chéng
xiè
xuě
fēi
xiāng

译文

树上栖鸦、河中流水都显露出秋天气象,最让人喜爱的是稀疏直立的柳树几行。不想让离去的人而留下那离情别绪,要写成谢道韫所赋咏雪名句以千古留香。

逐句剖析

"栖鸦流水点秋光":树上栖鸦、河中流水都显露出秋天气象,

# 鸦:乌鸦。,栖:栖息。

"爱此萧疏树几行":最让人喜爱的是稀疏直立的柳树几行。

# 萧疏:稀疏。

"不与行人绾离别":不想让离去的人而留下那离情别绪,

# 绾:系,这里应意为挽留。

"赋成谢女雪飞香":要写成谢道韫所赋咏雪名句以千古留香。

# 谢女:即谢道韫,东晋女诗人,谢安侄女,王凝之之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秋柳》是明末清初女诗人纪映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秦淮河秋季景物为描写对象,借秋柳抒发人间别离之苦。前两句描绘秋光下的栖鸦、流水和萧疏的树木,后两句通过柳枝与行人、谢女咏雪的关联,将景与情巧妙融合。写作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歌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以秋柳之景烘托出淡淡的哀愁,展现出女诗人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视角,是一首情景俱佳的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末清初女诗人

纪映淮(1617~1691?)明末清初女诗人。字冒绿,小字阿男,江南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纪映钟之妹,莒州杜李室,其夫抗清被戮,映淮守寡以终,著有《真冷堂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咏秋柳》由纪映淮创作。她在少年时期初渡秦淮,为咏叹秦淮秋水风光而写下此诗,展现了其年少时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悟与独特创作才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秦淮河畔秋日萧疏的风光,如栖鸦、流水、几行疏树等景色。诗人借秋柳表达对眼前景色的喜爱,同时通过“不与行人绾离别”等句,暗含对人间离别之苦的感慨,以及对谢道韫咏雪才情的赞赏。

2. 写作手法

以实写虚:诗人采用以实写虚的手法,通过“栖鸦”巧妙暗示柳树的存在。暮色之中,乌鸦择树而栖,以鸟之栖息点染树之所在,虽未直言柳树,却以具象的场景引发联想。点染:后句点染秋柳的萧疏之态,萧疏是秋柳的特征,不同于春日里金枝摇曳、随风翩跹的嫩柳,也迥异于盛夏时枝叶繁茂、绿荫如盖、藏莺纳雀的柳树,秋柳的显著特征在于落叶飘零、枝条稀疏,尽显萧瑟之态。用典:后句将谢道韫咏雪的典故和李白的诗句相结合,通过引用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增添了文化底蕴。借景抒情:“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表面是在描写秋天萧瑟凄冷的景色,通过“栖鸦”暗点树,“流水”暗示柳树生长在河边的特性,展现出秋柳萧疏之态。实则借这些景物,委婉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对秋柳的喜爱之情。情景交融:“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前句“栖鸦流水点秋光”,描绘出清秋时节,寒鸦栖息在柳树枝头,秦淮河流水潺潺,波光微泛的画面。后句“爱此萧疏树几行”,直接抒发对几行萧疏秋柳的喜爱之情。诗人将主观情感融入秋景描写中,情景交融,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对秋柳独特的审美体验与内心情绪。

3. 分段赏析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开篇描绘了一幅秋景图,栖息的乌鸦和流动的溪水点缀着秋天的景色,“栖鸦流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点秋光”则生动地表现出它们为秋天增添的美感。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这几行萧疏柳树的喜爱之情,奠定了全诗对秋柳赞美的基调。“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诗人笔锋一转,指出秋柳不与行人牵挽离别之情,体现出秋柳的高雅与超脱。在传统文化中,柳树常与离别之情联系在一起,但此诗中的秋柳却与众不同。“赋成谢女雪飞香”,诗人将自己的诗赋比作谢道韫笔下的雪,赋予秋柳以高雅的气质和清香,表达了对秋柳的赞美和独特的审美感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意象的创新解读,展现出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

4. 作品点评

《咏秋柳》是一首极具艺术特色的七言绝句,整首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所引用的典故恰如其分,充满了情致韵味。全诗通篇不着“柳”字,却巧妙通过栖鸦、流水、萧疏之树等意象,将秋柳的形态与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诗歌前两句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勾勒出秦淮河畔深秋萧条而富有生气的图景;后两句巧用拟人、用典与联想,赋予秋柳别样情韵与美好期许。其语言含蓄凝练,意境深远,以疏荡笔触点染秋柳萧疏风姿,又以新颖视角翻陈出新意,使艺术情趣与秋柳风貌相得益彰,充分展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诗写得婉曲别致,颇具神韵。

现代原黄山书社副总编辑于志斌《婉约诗》

# 一反“枯藤老树昏鸦"的悲秋气氛,大有“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心情,并以世称“咏絮才”的谢道韫自比,表现得踌躇满志,为当时文人所称道,传诵一时。

现代江苏古籍出版社编辑俞允尧《秦淮古今大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屈大均《读陈胜传》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