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é
liàn
huā
·
·
shí
èr
lóu
qián
shēng
cǎo

朝代:清作者:邵瑞彭浏览量:3
shí
èr
lóu
qián
shēng
cǎo
zhū
dāng
mén
tuán
shàn
yíng
fēng
xiǎo
zhào
qín
zhēng
tán
wèi
liǎo
dòng
fáng
xiǎo
rěn
qiān
jīn
chóu
xiào
jìng
xiāng
xiāng
féng
hǎo
jǐn
píng
nán
yàn
yǎo
měi
rén
jiā
zài
chán
gàn
dào

译文

十二楼前的青草又长出来了。珠帘闪亮叮当作响,我轻摇着扇子,迎着清风等你。我为你弹奏的筝曲尚在耳边,回忆着我们相逢的那夜。你还愿意为了博我一笑一掷千金吗?毕竟现在我们相思,不如我们相逢时那般美好。我给你寄去的书信久久没有回音,你还记得吗,我一直在长干道这里守候你。

逐句剖析

"十二楼前生碧草":十二楼前的青草又长出来了。

# 十二楼前:乃泛指,即楼前。

"珠箔当门":珠帘闪亮叮当作响,

# 珠箔:珠帘。

"团扇迎风小":我轻摇着扇子,迎着清风等你。

"赵瑟秦筝弹未了":我为你弹奏的筝曲尚在耳边,

# 赵瑟秦筝:秦国的筝和赵国的瑟,泛指名贵的乐器。

"洞房一夜乌啼晓":回忆着我们相逢的那夜。

"忍把千金酬一笑":你还愿意为了博我一笑一掷千金吗?

"毕竟相思":毕竟现在我们相思,

"不似相逢好":不如我们相逢时那般美好。

"锦字无凭南雁杳":我给你寄去的书信久久没有回音,

"美人家在长干道":你还记得吗,我一直在长干道这里守候你。

# 长干:南京地名,船民集居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蝶恋花·十二楼前生碧草》是邵瑞彭为追忆江南旧情而作。词人早年投身光复会、同盟会,亲历辛亥革命风云,后因不满曹锟贿选总统的政坛污浊,愤而弃政从教,辗转于杭州、开封等地。政治失意与人生漂泊的交织,使其对聚散无常深有体悟,遂借词中“珠箔当门,团扇迎风”的精致场景,暗喻往昔与恋人相处的旖旎时光;又以“赵瑟秦筝弹未了,洞房一夜乌啼晓”的戛然而止,映射革命浪潮中理想抱负未竟的怅惘。下片“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直抒胸臆,既是对个人情殇的总结——纵有千金难换的欢愉,终不及真实相守的珍贵;亦暗含对时代剧变的隐喻:革命者以热血换来的“相逢”,终究难敌现实政治的寒潮。末句“锦字无凭南雁杳”化用鸿雁传书典故,既写恋人音讯断绝的苦候,亦隐喻革命同志星散天涯的孤独,使个人情思升华为对家国命运的集体喟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近代词,也是一首闺怨词。作品以十二楼前碧草、珠箔团扇等意象,勾勒出女子在春景中的孤寂守候。“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道尽主人公对往昔欢愉的追忆,坦率说出相逢胜过相思的感悟。尤其是“相逢总比相思好”这句,以平实语言道出了深沉情意。表达了细腻的相思之情。

2. 分段赏析

上片以“十二楼前生碧草”起兴,以春草又绿暗喻时光流逝,珠箔垂帘、团扇轻摇的细节勾勒出女子独守空闺的孤寂画面;“赵瑟秦筝弹未了”写欢宴余音未散,却已至“乌惊起晨光”的离别时刻,形成“春宵苦短”的怅惘对照。下片直抒胸臆,“忍把千金酬一笑”以“千金买笑”的典故反衬相思之苦,而“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以口语化表达道破情理:纵有千金难换的欢愉,终不及片刻相逢的真实温暖。末句“锦字无凭南雁杳”转入现实困境,书信难通、伊人远隔长干道的怅然,与“美人在长干道”的执着守候形成张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

下一篇:清·朱彝尊《度大庾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