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ēi
·
·
zhī
rén
shuí
shì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3
zhī
rén
shuí
shì
yíng
shēng
yǒu
qíng
zhōng
qíng
bié
huǐ
fēn
míng
dào
fāng
shí
zhāo
zhēn
zhòng
hǎo
huā
tiān
wèi
zhǐ
diǎn
zài
lái
yuán
shū
diàn

译文

谁是那唯一的知己,可惜已经离我而去,只有来世再续前缘。多情自古以来都好似无情,这种境况无论醉醒都是如此。别说欢乐的时光很多,其实人生如朝露,那大好的春色不要白白错过。但愿能来世相见,雨中拿着你的遗物睹物思人。

逐句剖析

"知己一人谁是":谁是那唯一的知己,

# 一:唯一。

"已矣":可惜已经离我而去,

"赢得误他生":只有来世再续前缘。

"有情终古似无情":多情自古以来都好似无情,

# 有情:多情。

"别语悔分明":这种境况无论醉醒都是如此。

"莫道芳时易度":别说欢乐的时光很多,

# 芳时:花开时节,即良辰美景之时。

"朝暮":其实人生如朝露,

"珍重好花天":那大好的春色不要白白错过。

# 好花天:指美好的花开季节。

"为伊指点再来缘":但愿能来世相见,

# 再来缘:下世的姻缘,来生的姻缘。再来,再一次来,即指来生、来世。

"疏雨洗遗钿":雨中拿着你的遗物睹物思人。

# 钿:指用金、银、玉、贝等镶饰的器物。这里代指亡妇的遗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开篇“知己一人谁是?已矣”,以设问自答的方式,直截了当地将爱妻视为生平第一知己,先声夺人,瞬间抒发内心伤痛。上片这种写法情感浓烈,直抒胸臆。下片笔锋一转,由刚硬转为柔和,以细腻情语倾诉心底绵缠的伤痛与悔恨。“疏雨洗遗钿”一句,情景交融,营造出清淡凄冷氛围。全词虽篇幅短小,却情意饱满,如洪流般倾泻而下,字里行间皆是缠绵婉转的至情至真,将纳兰性德对知己爱妻的复杂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尽显其婉约词风的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性德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喜结连理,婚后二人伉俪情深,举案齐眉。然而,命运无常,仅仅三年之后,卢氏却因难产这一残酷变故,不幸香消玉殒。卢氏的骤然离世,犹如晴天霹雳,给纳兰性德的精神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为了抒发内心对亡妻那无尽且深沉的思念与哀伤,他满怀悲痛地创作了这首情深意切的悼亡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悼亡词。该词借对往昔知己的追忆,以“知己一人谁是”的疑问开篇,直言自己误了对方一生,悔恨离别时言语太过分明。随后叮嘱对方珍惜时光,末尾又幻想再续前缘,营造出一种深情与悔恨交织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对知己深切的思念与愧疚之情。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开篇以“知己一人谁是”发问,直接表达对知己的追寻与感慨,随后“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句,毫不掩饰地倾诉内心对失去知己的复杂情感,将自己的心声直白地展现出来,情感真挚强烈,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其内心的波澜。铺垫:“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看似随性平淡地感叹时光与美好时光,实则为后文情感的爆发做铺垫,先营造出一种混沌、漫不经心的氛围,而后引出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与回忆,使情感的转折更具冲击力。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便抛出“知己一人谁是”这般深沉之问。在古时,“知己”二字殊为矜贵,绝非轻易可称,唯有彼此洞悉心意,方能担此名号。而纳兰心中的知己,正是那位离他而去的女子。他亦深知,人生得一知己便已足够,于是在反问之后,自答“已矣”。诚然,此生既已拥有过知己,纵今后孤身前行,往昔回忆亦足以慰藉。即便来生之路漫漫,若有缘,想必仍会携手同行,正如他所言“赢得误他生”。多情之人不必过度神伤,“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上片在此一片朦胧混沌中收尾。纳兰仿若半醉半醒间徘徊于人间,没了知己相伴,却仍要继续跋涉。这世间诸多无奈,若不难得糊涂,又怎能抵挡生活的凌厉?其好友朱彝尊亦曾喟叹“滔滔天下,知己一人谁是?”足见得一知己之难。从这一点而言,纳兰又是幸运的,他所爱的女子,不仅钟情于他,更能深切懂他,即便这份懂得如流星般短暂,却也曾照亮他的生命,上片这般直抒胸臆,真挚动人。下片笔锋陡然一转,由豪迈刚健转为温婉细腻,不再直白倾诉,而是层层铺垫。“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容若看似随性而发的感慨,实则尽显内心的迷茫混沌,仿若迷失方向,难辨晨昏。可即便如此,他心底却无比渴望花开时节的来临,只因那满是关于她的回忆。谈及情感,尤其是“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一句,深情缱绻,将心底的伤痛与悔恨抒发得淋漓尽致。

4. 作品点评

全词将景致与情思精妙交织,情意宛如潺潺溪流,绵绵不绝,又似奔涌瀑布,气势磅礴。读来只觉情感如江水滔滔,一泻千里,却毫无突兀之感,反倒如同一把温柔的利刃,直戳人心,引得读者潸然泪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此句诗仿若一道灵光,精准地映照出纳兰内心深处对知己的珍视与眷恋,即便知己已远去,那份深厚情谊却跨越时空,始终萦绕心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康熙十七年七月,卢氏葬京西北郊皂荚屯。叶舒崇撰《卢氏墓志铭》有‘于其没也,(成德)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之句,叶氏似曾见此词。

不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授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施闰章《山行》

下一篇:清·邵瑞彭《蝶恋花·十二楼前生碧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