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ān
liè

朝代:唐作者:王昌龄浏览量:2
jiǎo
yīng
chū
xià
qiū
cǎo
tiě
cōng
pāo
kòng
fēi
shào
nián
liè
píng
yuán
hòu
héng
shāo
guī

译文

秋草荒疏枯萎猎鹰刚刚凌空疾下,放松缰绳劲健的青骢马奔驰如飞。英俊的少年猎获了平原上的兔子,把猎物横着捎在马后意气风发地回来。

逐句剖析

"角鹰初下秋草稀":秋草荒疏枯萎猎鹰刚刚凌空疾下,

# 角鹰:头顶上有毛角的鹞鹰。

"铁骢抛鞚去如飞":放松缰绳劲健的青骢马奔驰如飞。

# 抛鞚:此谓放松马缰绳。鞚,本为带嚼子的笼头。,铁骢:配有铁镫的猎马,状其劲健。骢,毛色青白相杂的马,为良马。

"少年猎得平原兔":英俊的少年猎获了平原上的兔子,

"马后横捎意气归":把猎物横着捎在马后意气风发地回来。

# 意气:意志和气概。,横捎:将猎得的兔子,横放于马后。捎:拂,掠。如柳宗元《笼鹰词》:“云披雾裂虹蜺断,霹雳掣电捎平冈。”,后:一作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以狩猎场景为题材。描绘了在秋草稀疏之时,角鹰飞下,少年骑着铁骢马,松开缰绳如飞般追逐猎物,成功猎得平原兔后,意气风发地横捎着猎物归来的画面,生动展现了狩猎场景的精彩与少年猎手的飒爽英姿,表达了对其的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盛唐年代,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的打猎场景,推测应当是王昌龄在创作生涯早期的作品。由于相关资料有限,其确切的创作年份已难以精准考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描绘狩猎的诗。描绘了秋天草原上角鹰飞扑,少年骑手纵马飞驰狩猎的场景,少年成功猎得野兔后,带着满满的意气骑马而归。通过对这一狩猎过程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氛围,展现了少年猎手的勇敢与矫健,表达了诗人对其高超狩猎技艺和昂扬精神风貌的赞美。

2. 分段赏析

“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鞚去如飞”,开篇描绘了一幅秋景与狩猎相关的画面。秋草稀疏的背景下,角鹰飞扑而下,紧接着少年骑着铁骢马,松开马缰绳,骏马如飞般奔驰。“角鹰初下”点明狩猎的前奏,鹰的出动增加了紧张感;“秋草稀”描绘出季节特征与环境,视野开阔;“铁骢抛鞚去如飞”则刻画了少年骑手的矫健和骏马的迅猛,为下文猎获兔子做铺垫。“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直接叙述少年成功猎得平原上的兔子,然后将兔子横放在马后,带着意气风发的神情归来。这两句将少年猎手的得意与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横捎”的动作和“意气归”的神态,生动地塑造出一位勇敢且充满活力的少年猎手形象,使整首诗的氛围达到高潮,洋溢着豪迈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篇叙咏自好。马后横捎,细节如画。

明顾璘云《批点唐诗正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煜《长相思·云一緺》

下一篇:唐·杜甫《乐游园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