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ng
xiāng
·
·
jiǔ
yuè
西
fēng
xīng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jiǔ
yuè
西
fēng
xīng
yuè
lěng
shuāng
huá
níng
jūn
qiū
cháng
hún
jiǔ
shēng
èr
yuè
dōng
fēng
lái
cǎo
chè
huā
xīn
kāi
jūn
chūn
chí
cháng
jiǔ
huí
qiè
zhù
luò
qiáo
běi
jūn
zhù
luò
qiáo
nán
shí
xiāng
shí
jīn
nián
èr
shí
sān
yǒu
luó
cǎo
shēng
zài
sōng
zhī
màn
duǎn
zhī
gāo
yíng
huí
shàng
rén
yán
rén
yǒu
yuàn
yuàn
zhì
tiān
chéng
yuàn
zuò
yuǎn
fāng
shòu
jiān
xíng
yuàn
zuò
shēn
shān
zhī
zhī
lián
shēng

译文

九月天刮起西风,月色阴冷霜花已凝成。思念你夜不能寐,故倍感秋夜漫长,一夜里总是心神不安。二月里春风徐徐吹来,春草发芽春花开放。因为思念你只觉春日漫长,一天里几次回转愁肠。我住在洛桥的北面,你住在洛桥的南边。十五岁那年与你相识,到现在你已经二十三岁。好像是那女萝草一样,它生长在松树的旁边。蔓儿短又苦松树太高,盘旋往复够不到上面。人们说人要有了心愿,心愿至诚老天必定会成全。心甘情愿变作比肩兽,寸步不离并肩走向前。情愿变成深山的大树,异根而生却枝枝相连。

逐句剖析

"九月西风兴":九月天刮起西风,

# 兴:兴起。,西风:西方刮来的凉风。,九月:农历九月。

"月冷霜华凝":月色阴冷霜花已凝成。

# 凝:凝集,凝结。,露华:霜花。一作“露华”。华,同“花”。,月冷:月色寒冷。

"思君秋夜长":思念你夜不能寐,故倍感秋夜漫长,

# 秋夜长:谓因为思念,夜不能寐,故倍感秋夜漫长。秋夜:秋天的夕夜。,思君:思念君子或夫君。

"一夜魂九升":一夜里总是心神不安。

# 魂九升:形容心神不安。西晋潘岳《寡妇赋》:“意忽怳以迁越兮,神一夕而九升。”魂:魂魄。九升:九次升腾。喻多次飞扬。九,形容次数之多。升,动荡不安。,一夜:一作“一日”。肠九回:形容忧思之甚,致使肚肠也翻转不定。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回,转。

"二月东风来":二月里春风徐徐吹来,

# 东风:东方吹来的和风。,二月:农历二月。

"草坼花心开":春草发芽春花开放。

# 开:开放。,花心:又叫花蕊。,草坼:草发芽。坼,裂开。《易解》:“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一作“拆”。

"思君春日迟":因为思念你只觉春日漫长,

# 春日迟:语本《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春季白天变长,给人以日头移动迟缓的感觉。这里则因“思君”而嫌春天太长,带有感情色彩。春日:春天的白日(白天的太阳)。迟:上升得迟晚。来得很迟。

"一日肠九回":一天里几次回转愁肠。

# 肠九回:形容忧思之甚,致使肚肠也翻转不定。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肠:愁肠。九回:九次回转。喻多次回转。回,转。,一日:一作“一夜”。

"妾住洛桥北":我住在洛桥的北面,

# 洛桥:指洛阳的天津桥,横跨洛水之上。唐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住:居住在。,妾:古代男人的小老婆,如夫人。已婚女子的自谦称呼。

"君住洛桥南":你住在洛桥的南边。

# 君:君子。夫君。

"十五即相识":十五岁那年与你相识,

# 相识:互相认识。,即:就。,十五:十五岁。

"今年二十三":到现在你已经二十三岁。

"有如女萝草":好像是那女萝草一样,

# 女萝草:地衣类植物,即松萝。植物体呈丝状,多依附松树生长,古代常用来比喻妇女婚后依附丈夫。此喻女子经常与男子在一起。《诗经·小雅·頍弁》:“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有如:犹如,好像。

"生在松之侧":它生长在松树的旁边。

# 之侧:的一侧。,松:松树。,生在:生长在。

"蔓短枝苦高":蔓儿短又苦松树太高,

# 蔓短枝苦高:用短蔓难攀高枝比喻女子与男子门不当户不对。蔓,细长不能直立的茎。蔓短:(女萝的)藤蔓很短。枝:(松树的)枝条。苦高:苦于长得很高。

"萦回上不得":盘旋往复够不到上面。

# 上不得:不得上去。上不去。不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或不能。,萦回:萦绕回旋。

"人言人有愿":人们说人要有了心愿,

# 人言人有愿:意谓听人讲人要有虔诚的心愿。人言:有人言语。

"愿至天必成":心愿至诚老天必定会成全。

# 愿至天必成:意谓愿心至诚,上天必助其实现。愿至:心愿或愿望到了。天必成:老天必然成全之。

"愿作远方兽":心甘情愿变作比肩兽,

# 远方兽:即《尔雅·释地》中所说的“比肩兽”。据说这种比肩兽,一个叫蟨(jué),前腿像鼠,后腿像兔,前低后高,善于寻找食物,而行走即跌倒;另一个叫邛邛岠虚,前腿像鹿,后腿像兔,前高后低,不能觅食,却善于走路。因此,二兽各发挥其特长,互相依存,谓之比肩兽。这里用来比喻夫妻形影不离。,愿作:宁愿或愿意作为。

"步步比肩行":寸步不离并肩走向前。

# 比肩行:并肩行走。比肩:并肩。并列。比,并。行:行走。行进。,步步:每一步。

"愿作深山木":情愿变成深山的大树,

# 深山木:深山里的树木。

"枝枝连理生":异根而生却枝枝相连。

# 连理生:两棵树的干或枝连生在一起,好像一棵树一样,叫作连理。常用来比喻恩爱夫妻。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又东晋干宝《搜神记》载,战国宋康王舍人韩凭,妻何氏,甚美,康王夺之,并罚凭筑长城。不久,凭夫妇相继自杀。乡人理之,两冢相望。“宿夕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连理:连接着树木的纹理。生:生长。滋生。,枝枝:每个树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长相思·九月西风兴》为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乐府诗。诗中以春秋之景起兴,借“月冷霜华凝”“草坼花心开”等描绘,展现主人公秋夜、春日里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如“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思君春日迟,一夜肠九回”。随后道出两人近在咫尺却不能相守的无奈,借女萝草与松的意象暗示封建婚姻制度的阻碍。但主人公仍怀希望,以“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表达对爱情的执着。全诗善用比兴,情感真挚,生动呈现出女子的相思之苦与美好期许。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长相思·九月西风兴》由唐代白居易创作。当时“长相思”是乐府旧题,常被用来写相思之情。此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与白居易早年恋爱经历相关。建中三年(782),白居易因战乱随家迁至符离,与邻居女子湘灵青梅竹马并相恋。贞元十四年(798)他离开符离,贞元十六年(800)考中进士后回符离,但其母以门第不配拒绝他与湘灵结婚,在这样的情境下,白居易写下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闺怨诗。诗歌描写了痴情女子对情郎从日夜思念到回忆往昔,再到渴望结为连理的过程,通过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的手法和通俗比喻,以代言体形式倾吐了女子的刻骨相思和美好愿望,情感真挚动人。

2. 写作手法

比喻:诗中将“人生”比作“春蚕”,生动形象地写出人生如同春蚕作茧自缚,需自我突破的状态,使抽象的人生哲理变得具体可感。夸张:“一夜魂九升”“一夜肠九回”,通过夸张的手法,极言主人公在秋夜和春日里相思的深切与煎熬。

3. 分段赏析

首四句:“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点明时间是九月,借助“西风”营造出萧瑟冷清氛围,“月冷”“霜华凝”从视觉和触觉角度,渲染秋夜的寒冷孤寂,有力烘托出女子内心的凄凉之感。“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则直接倾诉对“君”的思念,“秋夜长”强调时间漫长,凸显思念的难耐,“一夜魂九升”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展现女子秋夜中因思念而心神不宁的状态。中间四句:“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描绘出二月春风拂过,小草破土、花儿绽放的生机画面,与前文秋景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衬哀情,加深女子相思之苦的表达。“思君春日迟,一夜肠九回”中,“春日迟”写出女子因思念而觉时光缓慢,“一夜肠九回”通过夸张突出其在春夜中思念的痛苦纠结。“妾住洛桥北”至“今年二十三”句中,“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直白交代女子与男子居住地点相近,本应容易相见,却为相思埋下伏笔。“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说明两人相识已久,进一步体现女子对男子感情深厚,也侧面暗示这份相思持续时间之长。“有如女萝草”至“萦回上不得”句中,“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运用比喻,将女子比作女萝草,男子比作松树,形象表现出女子对男子的依附关系。“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继续以女萝草蔓短难以攀附高松,暗示女子在感情中追求的艰难,抒发了求而不得的无奈惆怅。最后六句:“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引用俗语,为下文女子表达心愿做铺垫,充满对美好爱情的期许。“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连用两个“愿作”直抒胸臆,借助“远方兽步步比肩行”和“深山木枝枝连理生”的形象,强烈表达出女子渴望与男子长相厮守的心愿。

4. 作品点评

《长相思》是白居易的乐府诗作,在语言运用上别具一格,数量词的巧妙搭配使其通俗易懂且富有特色,同时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使诗思深刻,情感表达缠绵哀怨。从文学地位看,此诗以独特的形式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唐代乐府诗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技巧上的造诣,对后世诗歌在抒情与结构技巧方面有一定启发,能深深触动读者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在包办婚姻以合“礼”合“法”的绝对权威禁锢青年男女的纯洁爱情、摧毁他们的终生幸福的时代,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口气,让女主人公直接出面,自诉衷肠,毫无保留地表现她对于爱情的热烈追求,这是相当大胆的。至于把女方比作女萝草、把男方比作松树,当然反映了重男轻女的意识,但在封建社会里,很难有男女平等的思想,对作者不能提出脱离时代的要求。同时,这是从《诗经》以来就沿用的比喻,非作者所独创。而后面的“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却是作者自己提炼出来的一个比喻,很新颖、很形象,而且不含男尊女卑的观念。

现代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白居易诗译析》

# 此诗以女子自述的口吻,抒写对意中人的热烈追求和深情相思。全篇通过人物的独白,以景物为衬托,运用对比手法和四季相思的格调,以及通俗、生动的比喻,把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基调明快,感情真挚,颇具民歌风韵。

现代原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教授师长泰《白居易诗选评》

# 这首《长相思》中的女主人公始终挚爱着一个男子,对他柔情万种,坚贞如一,并勇敢地表现出对平等、幸福的爱情的大胆追求,但结果仍然是希望落空,不得不陷于长相思之中。这正是门第观念所造成的人间恨事。也许这首诗是诗人借女主人公之口追忆其痛苦的爱情往事,女主人公就是诗人相恋多年的湘灵,但诗歌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现代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宫云维《情诗三百首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翰《题败荷》

下一篇:唐·李煜《长相思·云一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