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àn
lǎo

朝代:明作者:娄坚浏览量:3
wèi
píng
shēng
cái
xiāo
lǐng
shān
dào
xīn
cháng
zhào
shì
wèi
zǒng
chán
xǐng
zhōng
jìng
féng
rén
kǒu
jiān
wéi
yīng
fāng
zhàng
shì
bàn
lǎo
jīng
hán

译文

谁能想到平生志向,竟只消一件僧衣便能安放。悟道之心常自澄明映照,世间滋味早已没了贪念。省察自身时何必与人争竞,逢人交谈也总欲缄默不言。只应在方丈禅室之中,独与佛经相伴度过晚年。

逐句剖析

"岂谓平生意":谁能想到平生志向,

"才消一领衫":竟只消一件僧衣便能安放。

"道心长自照":悟道之心常自澄明映照,

"世味总无馋":世间滋味早已没了贪念。

"省己中何竞":省察自身时何必与人争竞,

"逢人口欲缄":逢人交谈也总欲缄默不言。

"唯应方丈室":只应在方丈禅室之中,

"伴老独经函":独与佛经相伴度过晚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伴老》是明代文学家娄坚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八句共四十字,押“咸”韵。首联将平生志向与晚年学佛的选择相关联,简笔勾勒出放下俗世追求的心态,颔联凸显超脱心境,颈联暗合万历文人避世心态。尾联点出“伴老”题旨,呼应前文,尽显晚年潜心佛学的选择。诗中用“道心长自照”“世味总无馋”等句子,表达了作者晚年专心研究佛学的心境,也体现出他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这首诗收在《学古绪言》《吴歈小草》等书中,和《课子二首》《寄孟阳二首》一样,都是娄坚晚年的代表作品,反映了明代嘉定文人群体融合儒学与佛学的思想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娄坚,苏州府嘉定人,字子柔。经明行修,学者推为大师。隆庆、万历间贡于国学。不仕。工书法,诗清新。晚年学佛,长斋持戒。有《吴歈小草》。与唐时升、程嘉燧、李流芳三人合称嘉定四先生,诗集合刻本有《嘉定四先生集》。有《学古绪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感怀诗。描写了诗人晚年潜心佛学的生活与心境展开,表现了人生选择的释然与淡泊,内心修行的坚定与澄明。

2. 写作手法

对比:“一领衫”与“独经函”则构成鲜明的意象对比,“一领衫”是具体的现实事物,以极简的衣物象征着晚年生活的朴素与对物质欲望的摒弃;“独经函”则指向精神层面,以承载佛经的函匣代表着对佛理的专注追求与内心的丰盈。二者一实一虚、一物质一精神,相互映衬,既凸显了诗人晚年“以简驭繁”的生活态度,又暗含着物质极简与精神富足之间的辩证关系,让“伴老”的选择在对比中更显深刻。用典:“方丈室”这一意象并非泛指普通禅房,而是化用佛教《维摩诘经》中“方丈之室,能容万众”的典故,原意是说维摩诘居士的住所虽仅方丈大小,却能容纳无数菩萨、天人等前来听法,且毫无拥挤之感。既呼应了娄坚晚年潜心佛学的经历,又暗含“小中见大”的深邃禅理,小小的方丈室虽空间有限,却能容纳修行者对佛理的无限体悟,于细微处彰显精神世界的广阔。

3. 分段赏析

首联“岂谓平生意,才消一领衫”:以反问起笔,将“平生志向”与“一领衫”(暗指僧衣)对比,看似轻淡的感慨里,藏着对过往追求的放下,曾经或许有过的抱负,到头来不过简化为一件象征佛学修行的衣物,开篇便透出晚年的释然。颔联“道心长自照,世味总无馋”:前句写内心对佛理的坚守,“自照”如明镜常悬,显澄明通透;后句直抒对世俗滋味的淡漠,“无馋”二字直白朴素,两句对仗工整,一内一外,鲜明勾勒出潜心佛学后的精神状态。颈联“省己中何竞,逢人口欲缄”:从内省与处世两方面落笔,“省己无竞”是对自我的约束,体现不争之心;“逢人欲缄”是对外界的疏离,暗含对世事纷扰的回避,两句呼应万历后期文人避世心态,将个人选择融入时代背景。尾联“唯应方丈室,伴老独经函”:点题“伴老”,“方丈室”“经函”是佛学场景的具体化,“独”字显孤独,却因“唯应”一词生出对这种归宿的笃定,晚年唯有与佛经相伴,看似孤寂,实则是与佛理相融的精神自足,收束全诗,余味沉静。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曾棨《敦煌曲》

下一篇:明·张元凯《索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