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ēng
lòu

朝代:唐作者:冯延巳浏览量:2
fēng
dài
hán
zhī
zhèng
hǎo
lán
huì
duān
xiān
lǎo
qíng
qiǎo
qiǎo
mèng
rén
shū
wèi
guī
qiān
luó
píng
zhū
kān
bēi
yáo
luò
yuè
dōng
chū
yàn
nán
fēi
shuí
jiā
dǎo

译文

秋风带着寒意,枝条在秋风中摇曳,蕙兰花无端先凋谢了。内心的情感悄悄地涌动,梦中依依不舍,离人还没有归来。拨起罗幕,倚靠在朱阁上,一个人孤单寂寞无法抵抗这份悲伤。月亮从东方缓缓升起,大雁南飞,不知道谁家在夜里捣衣。

逐句剖析

"风带寒":秋风带着寒意,

"枝正好":枝条在秋风中摇曳,

# 枝:一作秋。

"兰蕙无端先老":蕙兰花无端先凋谢了。

"情悄悄":内心的情感悄悄地涌动,

"梦依依":梦中依依不舍,

# 依依:形容恋恋不舍的样子或树枝随风摇摆的样子。

"离人殊未归":离人还没有归来。

"褰罗幕":拨起罗幕,

# 褰:一作搴。

"凭朱阁":倚靠在朱阁上,

"不独堪悲摇落":一个人孤单寂寞无法抵抗这份悲伤。

"月东出":月亮从东方缓缓升起,

"雁南飞":大雁南飞,

"谁家夜捣衣":不知道谁家在夜里捣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更漏子》是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冯延巳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主要围绕离情展开,上阕通过秋景描写,如风带寒、蕙兰早凋等景象,渲染出一种萧瑟且满怀愁绪的氛围,借景暗示时光流转和离人未归的惆怅;下阕着重刻画人物动作与神态,从“褰罗幕”“凭朱阁”的百无聊赖,到面对月出雁飞、由捣衣声引发的对离情别绪的感伤,将离人之间的思念、孤独与寂寞之情写得细腻而深沉,是一首情景交融、哀怨感人的抒情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南唐词人

冯延巳(903~960),五代南唐词人。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同平章事。善辨说,能文章,工书法,尤长于词。其词多写男女离情别恨,语言清丽,善于借景抒情,词风婉约,对北宋晏殊、欧阳修等颇有影响。代表作品有《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谒金门·风乍起》等。 宋人辑为《阳春集》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风带寒”描绘了秋天的寒冷,风中带有寒意,给人以凄凉之感。“枝正好”:枝条在秋风中摇曳,显得格外萧瑟。“兰蕙无端先老”:兰蕙本应是高雅的花草,但在秋风的摧残下,却无端地先老了。这里的“无端”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哀伤,暗示了时光的无情和美好事物的易逝。“情悄悄,梦依依,离人殊未归。”,词人内心的情感悄悄地涌动,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梦中依依不舍,离人迟迟未归,强调了词人的孤独和期盼。这里的“殊未归”表现了词人对离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相聚的渴望。“褰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摇落。”拉开窗帘,暗示词人已经起床,准备面对新的一天。站在红色的阁楼上,眺望远方。这里的“朱阁”象征了词人的孤独和高洁。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悲叹,更是对离人未归的深深哀愁。这里的“摇落”指的是秋风中的落叶,也象征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哀伤。“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月亮从东方升起,夜幕降临。雁群向南飞去,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离别的主题。夜晚有人在捣衣,这种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这里的“谁家”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捣衣声也象征了家人的忙碌和对亲人的牵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万楚《五日观妓》

下一篇:唐·孟郊《离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