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òu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bào
zhěn
yán
kōng
fáng
qiǎo
rán
shuí
zhī
jìn
fēi
bìng
fēi
mián

译文

倚靠枕席沉默无言,空荡的房间里,唯有无声的孤寂。谁能明白我终日卧床,既非因病卧床,也非为睡眠而卧。

逐句剖析

"抱枕无言语":倚靠枕席沉默无言,

"空房独悄然":空荡的房间里,唯有无声的孤寂。

"谁知尽日卧":谁能明白我终日卧床,

"非病亦非眠":既非因病卧床,也非为睡眠而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昼卧》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以“抱枕”这一细节动作,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孤独与沉默。空荡荡的房间,独自一人静谧地坐着,营造出一种空寂、宁静的氛围,深刻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他整日躺卧的原因并非身体抱恙,亦非贪恋睡眠,而是在那份闲适中,有着一抹淡淡的愁绪。全诗语言简练质朴,精准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风格,于平淡中见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精炼的五言绝句,也是一首​​闲适诗。这首诗运用“抱枕无言语,空房独悄然”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在闲适之中所感受到的淡淡愁绪。

2. 写作手法

意象组合:诗中的“抱枕无言语”通过“抱枕”意象,“空房独悄然”通过空房”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孤寂的氛围,描绘了诗人昼卧时的孤寂心境。

3. 分段赏析

首句“抱枕无言语”描绘了诗人怀抱枕头、默默无言的状态。这里的“抱枕”动作,通常与休息或睡眠相关,但“无言语”则暗示了诗人的内心可能并不平静,或许正在沉思或感受某种情绪。第二句“空房独悄然”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感。“空房”和“独悄然”共同营造出一种空寂、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最后两句“谁知尽日卧,非病亦非眠”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整日躺卧的原因并非因为生病或睡眠,而是有某种难以言说的思绪或情感。这里的“尽日卧”与前面的“抱枕无言语,空房独悄然”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无聊。而“非病亦非眠”则引发了读者的好奇,促使读者去探究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雍陶《蝉》

下一篇: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猜你喜欢